对高中地理课程理念简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对高中地理课程理念简析
摘要: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高中地理课程设置的基本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基本的地理素质,同时也灵活处理,让学生在地理知识学习上有所选择,满足学生学习需求;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等,力求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整合,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评价,这对高中地理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应当在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下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培养符合近代步伐的学生。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程;理念;
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索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而坚持高中理念的实施便是实现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的关键。高中地理课程的5条基本理念可以概括成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高中地理课程的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第一条基本理念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作为高中学生,应当,学习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那么什么是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呢?我认为,高中地理课程的设置应当紧紧把握我们所生存的环境和当今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与地理需求现在,中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中国人口过多人口素质偏低等人口问题,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环境问题,区域发展问题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思考和解决,也是当今高中生今后成才必然面对的问题,所以了解我们所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的相关知识就是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因此,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识外,还要注重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紧跟时代节拍,关注当今社会的主要地理问题,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在未来社会的生存能力。
第二条基本理念是“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所以,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把高中地理课程分为必修与选修,必修部分就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地理基本知识,选修部分就是用来满足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的正是由于新课程标准的这种理念,才出现了一个课程标准多个教材版本的局面,这就要求我们高中地理教师在教材的选取上必须要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去选取学生所用的教材 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要以课标为本,灵活处理教材,整合课程资源,增加教学的有效性目前,高中地理教材有人教版中图版湘教版鲁教版等几个版本,学生当然只能用其中的一个版本的教材,但教师不妨收集全部版本的教材因为这几种版本的教材各有亮点,如湘教版的活动,人教版的读图思考,鲁教版的 情境问题单元活动,中图版的章首课题节首探索等,教师可以把他们作为备课讲课时的参考,可以灵活选择,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从兼顾社会、学科和学生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出发,谋求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的互相统一和渗透整合,并力图将这一课程的基本理念贯穿于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框架设计、目标制订、内容选择、标准拟定、活动安排以及课堂教学方案设计和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之中,是高中地理课程最核心的理念。而这一核心理念的重心又落在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上。
二、重视探究,注重过程与结果评价的结合
高中地理课程的第三条基本理念是“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重视学生的探究活动,不仅是地理课程而且是这次新一轮课程总体改革的重要理念。
在各种学习方式中,尤其要注重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可以包括三个阶段:第一,进入问题情境阶段;第二,实践体验阶段;第三,表达和交流阶段。
地理学习的自主性应注意体现:选题的自主性;课题组成员组合的自由性;指导教师的可选择性;学习过程的自觉性;时空的不固定性等等。
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地理问题的探索学习,有利于创设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探索学习课题研究之成败,也往往取决于小组成员间合作的好坏。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重视对地理问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