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季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药剂学(专科)期末考试.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9 年秋季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药剂学
(专科)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
1.不属于低分子溶液剂的是 ( )。
A.碘甘油
B.复方薄荷脑醋
C.布洛芬混悬滴剂 √
D.复方磷酸可待因糖浆
2. 关于脂质体特点和质量要求的说法, 正确的是 ( )。
A.脂质体的药物包封率通常应在10%以下
B.药物制备成脂质体, 提高药物稳定性的同时增加了药物毒性
C.脂质体为被动靶向制剂, 在其载体上结合抗体, 糖脂等也可使其具有特
异靶向性 √
D.脂质体形态为封闭多层囊状物, 贮存稳定性好, 不易产生渗漏现象
-1
3.某药抗一级速率过程消除, 消除速度常数K=0.095h , 则该药半衰期为
( )。
A.8.0 h
B.7.3h √
C.5.5 h
D.4.0h
4.关于非无菌液体制剂特点的说法, 错误的是 ( )。
A.分散度大, 吸收慢 √
B.给药途径大, 可内服也可外用
C.易引起药物的化学降解
D.携带运输不方便
5.关于缓释和控释制剂特点说法错误 ( )。
A.减少给药次数, 尤其是需要长期用药的慢病患者
B.血药浓度平稳, 可降低药物毒副作用
C.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用药总量
D.临床用药, 剂量方便调整 √
6.粉针剂用无菌瓶的灭菌法应选择 ( )。
A.热压灭菌法
B.火焰灭菌法
C.干热空气灭菌法 √
D.紫外线灭菌法
7.溶胶剂与溶液剂之间最大的不同是 ( )。
A.药物分子大小
B.药物分散形式 √
C.溶剂种类
D.体系荷电
8.生物利用度试验中采样时间至少持续 ( )。
A.1~2 个半衰期
B.2~3 个半衰期
C.3~5 个半衰期 √
D.5~7 个半衰期
9.关于脂质体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 )。
A.具有靶向性
B.提高药物稳定性
C.速释作用 √
D.降低药物毒性
10.以下不是包衣目的的是 ( )。
A.隔绝配伍变化
B.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
C.改善片剂的外观
D.加速药物的释放 √
11. 体内药物按照零级速度过程进行消除, 其消除速度常数的特点是
( )。
A.消除速度常数为定值, 与血药浓度无关 √
B.消除速度常数与给药次数有关
C.消除速度常数与给药剂量有关
D.消除速度常数不受肝、 肾功能改变的影响
12.制备O/W 型乳剂时, 若采用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 适宜的表面活性剂HLB
范围应为 ( )。
A.8~16 √
B.7~9
C.3~6
D.15~18
13. 在制备混悬剂时加入适量的电解质的目的是 ( )。
A.调节制剂的渗透压
B.增加混悬剂的离子强度
C.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利于混悬剂的稳定
D.降低微粒的电位有利于混悬剂的稳定 √
14. 制备难溶性药物溶液时, 加入吐温的作用是 ( )。
A.助溶剂
B.增溶剂 √
C.潜溶剂
D.乳化剂
15.制备脂质体常用的材料是 ( )。
A.乙基纤维素
B.聚乳酸
C.磷脂和胆固醇 √
D.聚乙烯吡咯烷酮
16.常用软膏剂的基质分为 ( )。
A.油脂性基质和水溶性基质
B.油脂性基质、 乳剂型基质和水溶性基质 √
C.油脂性基质和乳剂型基质
D.乳剂型基质和水溶性基质
17. 不宜制成缓释/控释制剂的药物是 ( )。
A.抗心律失常药
B.抗哮喘药
C.抗组胺药
D.抗生素类药 √
18.片剂中加入过量的辅料, 很可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