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docx
4.4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4.4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设计意图
本节课旨在通过化合价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式书写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化合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教材,设计了一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化合价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符号和化合价知识,准确书写化学式的能力;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对化学与社会生活联系的认识,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环保意识。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进入本节课之前,已学习过基本的化学用语,包括元素符号、原子符号和化学式的概念,并对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有所了解。此外,学生对物质的分类、化学变化和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等方面也有初步的认识。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九年级学生对化学学科普遍抱有浓厚兴趣,他们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学生的学习能力各异,部分学生善于逻辑推理,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较快;而另一些学生则更擅长直观形象的学习,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学习风格上,既有偏好自主学习的学生,也有需要教师引导和小组合作的学生。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化合价和化学式书写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1)对化合价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容易混淆正负化合价的应用;(2)书写化学式时,难以正确判断元素之间的化合价配比;(3)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难以将化合价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此外,学生可能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对化学反应的本质认识不足,这也是需要教师关注和引导的挑战。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化合价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辅助学生理解化合价概念。
3.实验器材:准备用于演示化合价计算的实验器材,如电子秤、试管、滴管等。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安排实验操作台,确保教学环境整洁、安全。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详细内容:教师通过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化合价的基本概念。接着,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图片,如食盐、水等,提出问题:“这些化合物是如何形成的?它们的化学式又是如何书写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化学式与化合价。
二、新课讲授(15分钟)
1.化合价概念讲解(5分钟):教师详细讲解化合价的概念,结合实例分析正负化合价的应用,使学生理解化合价在化学式书写中的重要性。
2.化学式书写规则(5分钟):介绍化学式书写的规则,如元素符号、化合价、原子个数等,并举例说明。
3.化学式书写练习(5分钟):教师展示几个化合物的化学式,要求学生根据化合价和书写规则,书写正确的化学式。
三、实践活动(15分钟)
1.化学式书写比赛(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竞赛书写指定化合物的化学式,如H2O、CO2等。比赛结束后,评选出书写正确率最高的小组。
2.化学式拆分与组合(5分钟):教师展示几个化学式,要求学生根据化合价规则,拆分和组合成新的化学式,如将H2O拆分为H和O,再将H和O组合成H2O。
3.化学式与化合价应用(5分钟):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如计算某化合物的摩尔质量、确定某元素的化合价等,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四、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1.问题一:如何判断化合物的正负化合价?
举例回答:根据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分别确定其化合价,然后根据化合价规则,计算出正负化合价之和,判断化合价正负。
2.问题二:在书写化学式时,如何确定元素的化合价?
举例回答:通过查阅元素周期表,了解元素的常见化合价,结合化学式书写规则,确定元素的化合价。
3.问题三:如何计算化合物的摩尔质量?
举例回答:先计算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摩尔质量,然后根据化学式中元素的个数,求和得到化合物的摩尔质量。
五、总结回顾(5分钟)
内容: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如化合价的概念、化学式书写规则、化学式与化合价的应用等。同时,强调本节课的重难点,如正确判断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等,鼓励学生在课后加强练习。
整个教学流程用时约45分钟,通过以上环节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式与化合价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程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化合价的概念,掌握化合价在化学式书写中的重要性。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化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