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ppt

发布:2025-02-18约5.21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与H2O/OH-反应生成醇与R’ONa反应生成醚与NH3反应生成不同的胺与NaCN反应增加一个碳与AgNO3反应生成AgX鉴别卤代烃与炔钠反应生成增长碳链的炔烃与NaI(丙酮)反应制碘代烃与-CH(COOC2H5)2反应形成碳键1.亲核取代反应(SN1,SN2)卤代烃发生SN1反应的活泼顺序是:SN1反应:电子效应是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凡有利于碳正离子生成,并能使之稳定的因素均可加速SN1反应。SN2反应的活泼顺序为:02SN2反应:空间效应是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α、β碳原子上烃基增多,不但不利于亲核试剂从背后进攻,且造成过渡态拥挤,从而使SN2反应活性降低01对具有相同进攻原子的亲核试剂,碱性愈强者,其亲核活性也愈强;OH-H2O,RO-ROH带负电荷的试剂的亲核性比相应呈中性的试剂大:同周期亲核试剂,亲核性大小与碱性强弱一致:亲核试剂的亲核能力同族元素:试剂的可极化性越大,其亲核性也越强01下列亲核试剂在质子溶剂中与CH3CH2I反应,试比较它们的反应速率:022.消除反应(E1,E2)按E2反应活性由大到小排列:按E1反应活性由大到小排列3.与金属反应与Mg和Li反应对应得到的格氏试剂和有机锂试剂在合成上应用广泛,可与含活泼氢的物质反应,与卤代烃发生偶联反应,与羰基、环氧化合物和CO2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加成产物再酸性水解可得碳链增长的醇和酸.4.还原反应LiAlH4可还原所有卤代烃为烃醇的酸性:CH3O-H>1°>2°>3°醇酸性小于水醇的酸性烯醇类化合物的酸性比醇类化合物强的多。这是因为羟基氧原子的未共用电子对与双键发生共轭作用,从而降低了氧原子上的电子云密度,使O—H键的极性增强所致。如果在醇分子中引入具有-I效应的原子或基团,其酸性将明显增强。醇羟基的反应若在R原子团中含有双键,特别是含羰基并与双键共轭时,其酸性则明显增强。可与HX、SOCl2、PX3、PX5反应得到卤代烃与SOCl2反应时无吡啶得到构型保持产物有吡啶得到构型翻转产物还可与R’COOH、HNO3,H2SO4、H3PO4反应得到酯.3.脱水反应分子内脱水成烯—消除分子间脱水成醚—取代4.氧化强氧化剂氧化:酸性高锰酸钾、酸性重铬酸钾或钠可将10醇氧化成羧酸,将20醇氧化成酮,30醇一般不被氧化。选择性氧化:沙瑞特(Sarret)试剂CrO3/C6H5N.主要内容:烷烃、烯烃、炔烃、共轭二烯烃、脂环烃、芳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等1.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2.各类有机物的基本反应;3.反应活性中间体的稳定性问题;4.芳香性问题;5.立体异构问题。完成反应是一类覆盖面宽、考核点多样化的试题,解答这类问题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确定反应类型;确定反应部位;考虑反应的区域选择性;考虑反应的立体化学问题;考虑反应的终点……等问题。12烷烃:1.沸点与分子结构间的关系化合物沸点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分子间引力的大小,分子间引力越大,沸点就越高。而分子间引力的大小受分子的偶极矩、极化度、氢键等因素的影响。(1)在同系物中,分子的相对质量增加,沸点升高;直链异构体的沸点>支链异构体;支链愈多,沸点愈低。沸点(℃):-0.536.127.99.5含极性基团的化合物(如:醇、卤代物、硝基化合物等)偶极矩增大,比母体烃类化合物沸点高。同分异构体的沸点一般是:伯异构体>仲异构体>叔异构体。01沸点(℃):-0.578.415302沸点(℃):117.799.582.50321分子中引入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的原子或原子团时,则沸点显著升高,且该基团愈多,沸点愈高。沸点(℃):7834.611877沸点(℃):-45972162903形成分子间氢键的比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