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新人教版.pdf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新人教版
五班级数学上册教案新人教版1
教学目标:
1、结合详细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绽开与折叠的景,经验探究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过程,能够精确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
面积。
2、能够相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实力。
3、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培育学习数学的良好爱好。
重点难点:
能够精确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打算:
长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老师让学生拿出长方体的盒子并沿着棱剪开,把长方体绽开成6
个面并视察这6个面有什么特点?
学生举手回答问题。长(方体的表面积由6个面来组成,每组相
对的面的面积相等……)
二、讲授新课
老师出示例题,一个知道长、宽、高的长方体纸盒,如何才能求
出它的表面积?
学生利用手中的长方体纸盒为参照,探究如何才能求出长方体的
表面积。学生同组之间相互探讨,老师巡察指导每个小组的探讨活动。
老师提问学生如何求长方体的表面积。
学生回答:分(别求出每个面的面积,再加起来。就是长方体的
表面积。)
老师让学生把长方体的纸盒绽开,看一看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组成长方体表面积的6个面,等于长(x宽+长x高+高x宽)x2;长方
体的表面积
老师让学生自己求出长7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的
表面积是多少?
学生列式:(7乂5+7乂3+5乂3)乂2
老师让学生思索正方体的表面积如何求?
学生同桌之间进行沟通,老师提问学生。壬(方体的表面积;边长
x边长x6)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学问?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X宽+长、高+高X宽)x2
正方体的表面积二边长x边长x6
五班级数学上册教案新人教版2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理解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由此建立表面
积的概念。
2、能依据现实景和信息,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视察思
索等方法,去探求长方体的计算方法,初步培育学生的探求意识和探
求实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培育初步的数学应用意
识,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得乐观的数学感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建立表面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
驾驭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复习长方体的特征。
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己经相识了长方体,知道它们是由6个
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那么它们都有哪些特征?
生: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特(
殊状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2、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都已经驾驭了长方体的特征。那么今
日我们接着来探讨长方体,一起来探究一下长方体的面。
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1、教学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师:现在老师手中有一个长方体纸盒,天同学们回家也都做了
一个,刚才我们说长方体有6个面,他们分别是,边(说边指),那么
假如我们沿着长方体的某些棱剪开,再绽开,会是什么形态呢?
接下来学生动手剪强(调要求)
师:请同学们细致视察,绽开后,你发觉了什么?
生:我发觉原来的立体图形变成了平面图形。
生:我发觉长方体绽开后还是由6个长方形组成的。
师:同学们视察得真细致!课件演示实(物绽开后贴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你们现在还能像课件中一样找到刚才指出的前面吗?
后面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