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3111-2020 猫杯状病毒检测 实时荧光RT-PCR法 .pdf
ICS11.220
B41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3111—2020
猫杯状病毒检测实时荧光RT-PCR法
DetectionmethodofrealtimequantitativeRT-PCRforFelinecalicivirus
2020-03-16发布2020-03-30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
DB22/T3111—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和GB/T20001.4-2015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桂学、王开、郭衍冰、姜雪、黄海龙、呼延含蓉、赵艳丽、程荣华、伊淑帅、
牛江婷。
I
DB22/T3111—2020
猫杯状病毒检测实时荧光RT-PCR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猫杯状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的试剂和材料、仪器设备、样品、试验步骤、结
果判定和废弃物处理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猫杯状病毒核酸的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19489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GB/T27401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动物检疫
3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Ct循环阈值(Cyclethreshold)
Cdna互补脱氧核糖核酸(ComplementaryDeoxyribonucleicacid)
DMEM改良Eagle培养基(DulbeccosmodificationofEaglesmedium)
ORF开放阅读框(OpenReadingFrame)
RNA核糖核酸(Ribonucleicacid)
RT-PCR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
4原理
根据猫杯状病毒衣壳蛋白ORF2的保守区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探针在5’端标记FAM荧光素作
为报告荧光基团,3’端标记Eclipse作为淬灭荧光基团。反应进入退火阶段时,引物和探针同时与目的
基因片段结合,此时探针上荧光基团发出的荧光信号被淬灭基团所吸收,仪器检测不到荧光信号;反应
进入延伸阶段时,Taq酶发挥5’→3’的外切核酸酶功能,将探针降解。探针上的荧光基团游离出来,
所发出的荧光不再为淬灭基团所吸收而被检测仪所接收。随着PCR反应的循环往复,PCR产物呈指数形式
增长,荧光信号也相应增长。每个模板的Ct值与该模板起始拷贝数的对数存在线性关系,起始拷贝数越
多,Ct值越小。
5试剂和材料
5.1试剂
1
DB22/T3111—2020
除有特殊说明外,所有实验用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中一级水的要求。
5.1.1DMEM培养液。
5.1.2液氮。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