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太空旅行》第三届互联网搜索教案评选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
教案设计
太空旅行
----主题探究活动导入课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
2、学科: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
3、课时:1
4、课前准备:
用百度搜索搜集有关太空旅行的资料,并把它做成一个专题网站供活动使用。 二、教学课题
本课是学生学习完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实验教材《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整册书后的总复习课,这总复习课用一个主题探究活动《太空旅行》做主线。当时正是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全国掀起了太空旅行的大讨论的时候,学生对太空旅行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所以这主题探究活动很贴近学生的生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熟练用关键字上网搜索得到自己所需的资料,熟练使用论坛进行交流与学习。
2、通过了解宇宙的一些基本情况,如太阳系的八大行星、火星的概况以及人类的探索现状等,认识“宇宙是无限的,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也是无限的”。
(2)能力目标:
1、提高在网络环境中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能主动学习,又善于交流、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和看法。
2、培养在网络环境中学习的习惯和提高操作能力。重点掌握上网搜索有用信息的技巧与使用论坛交流与学习的能力。
3、通过模拟“太空之旅”等活动,发展学生空间想象力。
(3)情感目标:
1、对学生进行使用网络的道德与规范的教育。
2、培养学生学习天文知识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材为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实验教材《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完了计算机基础和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特别是刚学完了上网的搜索技巧、网络论坛与博客的使用。为了使总复习高效而又不枯燥,于是我设计了本次主题探究活动。
教学的重难点分析:
1、“太空旅行”,只凭想象,难点就在这里:怎样在学生面前展现出遥远而辽阔的无限宇宙?问题通过在网络环境中教学而得到了最好的解决。茫茫宇宙,所涉及的内容太多太广,老师事先用百度搜索好一些内容的链接,我们把这些链接挂出来,这些链接引导学生将学习重点放在了太阳系、人类最关注的火星和航天知识上。
2、小组确定自己的研究主题。
主题网站设计的栏目说明:
(一)旅行开始。(播放火箭发射,宇宙飞船游览太阳系八大行星)
(二)空间站交流区。(活动交流的论坛,包括百度贴吧等)
(三)空间站漫游区。(老师提供的在百度上搜索到的资源:如太阳系、火星和航天等知识)
(四)空间站活动区。
(Ⅰ)游戏厅:
①太空鬼门关(有情景的太空知识过关大赛)。
②虚拟航天游戏(在这虚拟环境中让学生学到有关航天的知识)。
(Ⅱ)太空影院:(老师提供的在百度视频上搜索到的有关太空知识的录像)
①火星之旅。
②宇宙黑洞。
③外星有人吗?
④月球上有生命吗?
(五)空间站工作区(列表)。
(Ⅰ)小组讨论确定自己的研究主题,并发布在讨论区中。
(Ⅱ)研究与探索(活动过程):
①初一13班活动过程。
②初一14班活动过程。
③初一15班活动过程。
④初一16班活动过程。
(Ⅲ)成果上传、展示与评价。
(Ⅳ)未来天文学家发表宣言。
(六)返回地球。
主题资源设计说明:
《太空旅行》是一个要历时二周的主题探究活动。这个主题资源包括了“太空之旅开始”“空间站交流区”“空间站漫游区”“空间站活动区”“空间站工作区”“返回地球”六个功能各异的板块。“太空之旅开始”的“情境模拟”用录像资料将学习者带入茫茫太空;“空间站交流区”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提问的空间。“空间站漫游区”给学生提供一些老师在百度上搜索到的相关的网站信息,并引导帮助学生进入百度查找自已所需的各种资料,在网上进行“宇宙漫游”。“空间站活动区”部分的“太空影院”是由百度视频组成的各种主题电影,它为学习者提供了关于外星人、火星、宇宙黑洞等相关内容的影像资料。空间站交流区,在这里为学生提供一个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的平台,并随时欢迎课堂外登陆进来的孩子加入讨论。在此网页中的“未来天文学家发表宣言”部分也都以论坛的方式出现。完成本主题任务后播放返回地球视频,本次活动圆满结束。
教学设计理念:
(一)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爱因斯坦说“一个问题的提出往往比问题的结果更重要”,会提问题是科学素养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们在教学中要尽量多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教师所应该做的不是自己提问而是创造条件启发学生提问。我常常用一个这样的图标来鼓励学生提问:图A表示一个人拥有的知识,?表示在拥有这些知识的基础上会提出一些问题。当这些问题解决后,他的知识增多了。图B但他的问题不是没有了,而是越来越多。图C当越来越多的问题解决后,他的知识也就更多。这样问题和知识总是不断递增,知识越丰富的人也就越能提出一些别人提不出来的更有价值的问题。基于此种理念,本课教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