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实录新人教版必修2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实录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一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2年10月15日星期五第3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空间观念:通过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培养学生运用地理视角观察、理解和描述城市空间形态的能力。
2.强化人地协调观:引导学生认识到城市空间结构对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增强学生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3.培养综合思维:结合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地理学科知识,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4.增强区域认知:通过比较不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特点,拓宽学生的地理视野,提高对区域地理现象的认识。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重点理解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相互关系,能够识别并描述城市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工业区等的基本特征。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重点分析城市地形、历史发展、经济活动等因素如何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
难点:
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动态变化:难点在于理解城市空间结构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和原因。
2.不同城市空间结构的比较分析:难点在于如何运用地理学知识对不同城市空间结构进行比较,找出其异同点。
解决办法:
1.通过案例教学,结合实际城市地图,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城市空间结构。
2.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分析案例,培养其比较分析能力。
3.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城市空间结构的动态变化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其变化规律。
4.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观察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空间观念。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系统讲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类型,为学生搭建知识框架。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3.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城市空间结构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交流能力。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演示:利用PPT展示城市空间结构图,增强视觉效果,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2.地图分析软件:运用GIS软件分析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学生的空间数据处理能力。
3.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平台,提供相关案例和资料,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
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详细内容:
-以“同学们,你们熟悉的城市有哪些?你们认为城市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什么?”的问题开始,激发学生的兴趣。
-展示一组不同城市中心商务区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区域的特点。
-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城市中心商务区会形成这样的空间结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2.新课讲授(用时15分钟)
1.讲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介绍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工业区等基本类型。
-通过案例讲解每种类型的特点和分布规律。
2.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
-讲解地形、历史发展、经济活动等因素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结合案例,分析这些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形成特定的空间结构。
3.介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动态变化:
-讲解城市空间结构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和原因。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
3.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学生绘制自己家乡的城市空间结构图: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绘制家乡的城市空间结构图,并标注不同功能区。
2.小组讨论:比较不同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
-将学生分成小组,比较不同城市的空间结构,讨论其异同点。
3.角色扮演:模拟城市规划师:
-让学生扮演城市规划师,讨论如何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城市生活质量。
4.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举例回答:“请举例说明地形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学生举例:山区城市与平原城市在空间结构上的差异。
2.举例回答:“请举例说明历史发展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学生举例:古城与现代城市在空间结构上的区别。
3.举例回答:“请举例说明经济活动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学生举例:商业活动对城市中心商务区的形成和演变的影响。
5.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详细内容: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强调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基本类型、影响因素和动态变化。
-提问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对城市空间结构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总结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