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
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碳素笔或钢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考生必须把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其余试题用碳素笔或钢笔作答。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及答题卡交监考教师方可离开教室。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说:“在陶寺遗址中,我们发现了彩陶龙盘,其中‘龙’正是红山文化的重要元素。在陶寺也发现了大量玉器,其中的玉琮被认为是具有大汶口文化特征的元素。”这反映出中华文明()
A.早于世界其他文明 B.起源呈现出多元一体的特点
C.起源于夏商周时期 D.出现了玉为代表的礼乐制度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原始社会(中国)。根据本题材料,陶寺遗址的出土文物带有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的元素,这反映出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B项正确。从材料看不出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文明,排除A项;中华文明起源于原始社会,排除C项;礼乐制度形成于西周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2.殷商时期,统治者崇拜鬼神,认为鬼神可以主宰世间一切。西周统治者则认为天命不是固定不变的,上天并不永远保佑某一个王朝的统治,只有怀保小民,才能得到天的佑护。这一变化()
A.反映了等级秩序崩溃 B.体现了治国思想进步
C.确立了宗法分封制度 D.开启了民主主义先河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商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西周提出“怀保小民”以顺应天命的主张,体现民本思想,这是治国思想的进步,B项正确;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材料反映的治国理念转变并不是等级秩序的崩溃,排除A项;材料主要讲西周的治国思想,没有提及宗法分封制度,排除C项;中国的民本思想与西方的民主主义不同,排除D项。故选B项。
3.有学者指出,先秦时期有包含士冠礼、士昏礼、乡射礼、公食大夫礼、特牲馈食礼等诸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礼仪,在内容与形式中贯通了尊卑、上下、长幼等伦理和政治、文化、教育宗教等观念,从而起到了维护秩序和制度的作用。该学者意在表明当时()
A.神权政治色彩浓厚 B.儒家学说地位上升
C.国家一体局面形成 D.礼制与政治相结合
【答案】D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先秦时期的礼仪在内容与形式中贯通了尊卑、上下、长幼等伦理和政治、文化、教育、宗教等观念,从而起到了维护秩序和制度的作用,这表明先秦时期礼制与政治相结合,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神权政治色彩,排除A项;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并没有受到重视,而且材料也不能说明儒家学说地位上升,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国家一体,排除C项。故选D项。
4.下图反映了秦朝建立后修建的驰道、直道、运河等交通网,它
A.加强了各地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B.完全解决了周边民族带来的边患
C.消灭六国的残余势力是根本目的 D.南方建设少说明秦朝未真正统一
【答案】A
【解析】
依据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建立后修建的驰道、直道、运河等交通网,有利于加强各地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A项正确;“完全解决了”说法绝对化,排除B项;秦朝建立后修建的驰道、直道、运河等交通网根本目的为了巩固统治,而非消灭六国的残余势力,排除C项;当时秦朝已经完成统一,排除D项。故选A项。
5.汉武帝时,国家设立均输官,到各郡国收购物资,易地出售,辗转交换,最后把中央所需货物运可长安;同时设立平准官,根据市场物价涨落来贵卖贱买货物。汉武帝此举意在()
A.抑制贪腐 B.打击豪强
C.干预市场 D.充实财收
【答案】D
【解析】
依据材料“国家设立均输官……同时设立平准官……”均输官和平准官,均需要直接参与商业交易活动,其所获利润归国家所有,据此可推知,汉武帝设置这些官员旨在充实财政,D项正确;官员直接经商会增加贪腐风险,排除A项;这些措施无法对豪强的经济基础—自给性庄园经济产生影响,排除B项;干预市场是手段,并不是目的,排除C项。故选D项。
6.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共九十二篇,涉及饮食烹饪的内容占二十五篇,包括造曲、酿酒、制盐、做酱、造醋、做豆豉、做童、做鱼、做脯腊、做乳酪、做菜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