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重点中学高考调研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高考常考点汇总必修二 经济史部分 .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历史 高考调研 必修二 经济史部分 一、中国古代经济 1.耕作方式与土地制度 (1)中国古代经历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转变,铁犁牛耕成为中国古代主要的耕作方式。这种耕作方式决定了中国古代基本生产模式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的男耕女织为主要组织形式,推动了古代农业精耕细作技术的进步。 (2)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包括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和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又有三种类型,国家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其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存在的基石。 2.商业和经济政策 (1)商业: ①从西周至唐朝:坊、市分置,商业活动受地域和时间限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场贸易,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唐代商业都市有所发展,农村集市贸易普遍出现。 ②宋元明清:坊、市界限被拆除,打破了空间限制,镇兴起和发展,农村的“草市”发展;宋元时期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出现了夜市和晓市,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明清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城市的生产性、专业性、商业性增强,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减弱。 (2)经济政策: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明清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二、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曲折历程 1.鸦片战争使中国的主权遭到较大破坏,通商口岸的开放,关税主权的破坏,加速了列强的商品输出,中国自然经济遭受猛烈的冲击并开始瓦解。 2.近代企业主要是采用机器生产的企业,是相对于手工劳动的手工工场或作坊而言的,包括外资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3.洋务企业的兴办引进了外国先进的机器设备,是中国从手工业生产向机器生产过渡的标志,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它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诱导作用。 4.甲午战争后,列强争相对华输出资本,自然经济解体加速;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初步发展。 5.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一战期间西方列强被迫放松了对华经济扩张,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 6.1927-1936年,国民政府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工业有了较快发展。 7.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官僚资本主义逐渐垄断社会经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美国加紧对华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陷入困境。 8.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三大因素;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 三、新中国的经济建设 1.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失误 (1)成就:“一五”计划建设完成,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体系;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的完成,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 (2)失误: ①1958年总路线: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其特点是反映了全党和全国人民要求尽快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愿望,但它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忽视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②“大跃进”运动:主要特点是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具体表现为经济建设的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等。其结果是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是“左”倾错误在经济领域的体现。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其特点主要是“一大二公”,它犯了生产关系严重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错误,是我国经济建设探索的一次重大失误。 ④“文革”:严重影响了经济建设,造成了巨大损失。 2.改革开放后的经济体制改革 (1)新时期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主要表现为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体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增强企业活力,扩大企业自主权,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实行按劳分配,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制度。 (3)在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推动下,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 (1)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①引起“商业革命”“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引发了欧洲国家开始殖民扩张,掠夺的财富加快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②政治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