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四章斜截面受弯习题.pdf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四章斜截面受弯习题
第四章小结
1、斜截面强度计算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一个重要问题。设计受弯
构件时,必须同时解决正截面强度和斜截面强度的计算与构造问题。
2、梁沿斜截面破坏的主要形态有斜压、剪压和斜拉三种。影响斜
截面抗剪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剪跨比、混凝土强度、纵向受拉钢筋配
筋率和箍筋数量及强度等。
3、斜截面抗剪强度的计算公式是以剪压破坏为基础建立的。对于
斜压和斜拉破坏,一般采用截面限制条件和构造措施予以避免。斜截
面抗剪强度的计算图式、基本计算公式和适用条件,斜截面抗剪设计
和复核的方法及步骤。
4、斜截面强度有两个方面:一是斜截面抗剪强度,通过计算配置
箍筋或配置箍筋和弯起钢筋来保证,一是斜截面抗弯强度,通过采用
一定的构造措施来保证。
第四章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一、填空题:
1、在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中,()和()称为腹筋或剪力钢筋。
2、影响受弯构件斜截面抗剪力的主要因素()、()、()和
()。
3、受弯构件斜截面破坏的主要形态()、()和()。桥规抗剪
承载力公式
是以()破坏形态的受力特征为基础建立的。
4、梁中箍筋的配箍率公式:()。
5、纵筋的配筋率越大,受剪承载力越高,这是由于()和()。
6、梁式结构受拉主钢筋应有不少于()根并不少于()的受拉主
钢筋通
过支点。
7、支座中心向跨径方向长度在一倍梁高范围内,箍筋间距应不大
于()。
8、控制最小配箍率的目的(),限制截面最小尺寸的目的()。
9、影响有腹筋梁斜截面抗剪能力的主要因素有:()、()、
()、()。
10、钢筋混凝土梁沿斜截面的主要破坏形态有斜压破坏、斜拉破
坏和剪压破坏等。在设计时,对于斜压和斜拉破坏,一般是采用()
和()予以避免,对于常见的剪压破坏形态,梁的斜截面抗剪能力变
化幅度较大,故必须进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计算。
《公路桥规》规定,对于配有腹筋的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抗剪承
载力的计算采用下属半经验半理论的公式:
0VdVu123(0.45103)bh0(20.6p)fcu,ksvfsv(0.75
103)fsdAsbsins
11、对于已经设计好的等高度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进行全梁承载能
力校核,就是进一步检查梁沿长度上的截面的()、()和(是否满
足要求。
12、梁内纵向受力钢筋的弯起点应设在按正截面抗弯计算该钢筋
强度全部发挥作用的截面以外h0/2处,以保证();同时弯起钢筋
与梁中心线的交点应
位于按计算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以外。
13、在一定范围内加大配箍率可提高梁的()承载力。
二、选择题
1、梁有斜压、剪压、斜拉三种斜截面破坏形式,其破坏性质分别
为()
(A)都属于塑性破坏(B)都属于脆性破坏
(C)剪压属于延性破坏,其他两种属于脆性破坏
(D)斜拉属于延性破坏,其他两种属于脆性破坏
2、关于影响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各种因素,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
是()
(A)随剪跨比的减小,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减小
(B)随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增大,受剪承载力增大
(C)纵向钢筋的强度也会影响到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D)箍筋的强度和间距都会影响到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的大小。
3、为了保证斜截面抗弯能力,必需使弯起钢筋的()。
(A)起弯点离开其充分利用点不小于0.5h0。
(B)起弯点离开其充分利用点不小于0.5h。
(C)起弯点离开其充分利用点不小于h。
(D)起弯点离开其充分利用点不小于h0。
4、条件相同的无腹筋梁,发生斜压、斜拉和剪压三种破坏形态时,
以下承载力正
确的是()
(A)斜压破坏>斜拉破坏>剪压破坏
(B)斜拉破坏>剪压破坏>斜压破坏
(C)斜压破坏>剪压破坏>斜拉破坏
(D)剪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