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坐看牵牛织女星》课件 北京课改版.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学 习 目 标 整 体 感 知 研 读 课 文 课 文 小 结 布 置 作 业 情 境 导 入 返回 情境导入 播放动画:牛郎织女故事 牛郎织女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是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作为成语可解释为:牛郎织女为神话人物,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比喻分居两地的夫妻。也泛指一对恋人。另有相关传说和故事的介绍,以及同名戏剧、电视剧等。另外,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有百鸟到银河搭鹊桥,牛郎织女相会的美好传说。所以,这一天被称为七夕、七夕节、乞巧节、少女节或女儿节,现代又被称为中国情人节。 返回 学习目标 1.能用概括的说出本文的说明内容,学会具体分析文中所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通过对具体语句的分析感受事理说明文的文学特点。 3.理解作者神话与科学并重,欣赏神话、提倡科学的思想。 作者简介 整体感知 戴文赛(1911-1979),现代天文学家,中国天文学会第三届副理事长。有《戴文赛科普创作选集》。 字词积累 织杼 迢迢 质量 河畔 星宿 纤云 玉簪 洞悉 纴??? 杼 ??? ?? 氐 rèn xī zān pàn zhù tiáo zhì xiù qiān zhù dī 悲欢离合: 可歌可泣: 九霄云外: 哀艳 泛指团聚、别离、欢乐、悲伤的种种遭遇。 值得歌颂,使人感动的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形容远的无影无踪。 形容文辞凄切而华丽。 理清层次 理清文章层次,梳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 (1—6)介绍中外有关牵牛织女星的神话传说,引出关于星的故事。 第二部分 (7—12)由牵牛织女星那富有诗意的民间故事和神话,转入对其天文真相的科学说明。 自主探究 返回 1、本文是一篇说明文,它说明的内容是什么呢? 2、作者围绕牛郎织女星都写了哪些内容? 合作探究 研读课文 1、文章介绍的是天文学的知识,但是第一段和第二段的前半部分都是在引经据典介绍牛郎织女的传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引用神话传说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文学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2、阅读(4—6段),思考:这部分的写作内容是什么?这部分的写作内容可不可以删掉?为什么? 不能删除。 这些内容与要介绍的天体知识牵牛织女星密切相关,因此并未脱离本文要说明的主要内容。 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知识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性和趣味性,这样写增强了说明文的趣味性。 手法探究 课文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明它们的作用。 1.列数字: 牛郎星每年移动0.658角秒,每秒钟还以26公里的速度(每小时93600公里)的速度离开我们往外跑。 作用:具体精确地说明了牛郎星的移动和离开我们的速度 2.打比方: 天河就是我们在夜里看到的那条横贯天空的光带。 作用: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天河的形状特点。 3.作比较: 牛郎星在空间的速度比地球上最快的客机还快几十倍。 作用:具体而鲜明的说明了牛郎星在空间的速度。 语言赏析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体味其中准确而生动的语言。说一说加下划线的词语和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天河就是我们在夜里看到的那条横贯天空的光带;我国古人也把它叫做“银汉”“星河”“天杭”“银潢”“明河”“高寒”等等。现在天文学家叫它“银河”。 作者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凭借事物之间的相似点,形象准确地说明了天河(银河)的外形特征。 ②牛郎和织女这两个星也可以说是两个非常大的原子弹。它们把肚子里的原子能变成光线发射出来。人类在欣赏它们的灿烂光辉的时候,竟幻想出一个哀艳动人的故事来。童话和神仙故事并不需要因物质文明的进步而被消灭。它们可以提高青少年的幻想能力,可以作为成年人业余的消遣,还可以作为各种艺术的原料。中国的牛郎织女可以和希腊的奥德赛、金羊毛,法国的尼贝伦指环等故事并列。 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凭借事物之间的形似点,形象地说明牛郎织女星如此灿烂光辉的原因。 课文小结 文章通过对“牛郎织女”这一民间故事的叙述,用文学的写法、文学的语言从科学的角度详尽地说明了“牵牛织女星”的天文真相和它们的特征。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