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论文:监理企业转向项目管理公司的探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监理论文:监理企业转向项目管理公司的探讨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我国监理企业现状的分析,对比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之间的关联性,通过对监理企业如何转向项目管理公司所采取的措施。指出监理企业要提高自身效益,加快发展,转向项目管理公司发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关键词】 监理;监理企业;项目管理;项目管理公司
随着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的逐步形成,再加之项目规模日趋庞大和管理过程日益复杂化,国内传统的监理模式,如主要业务集中在施工监理这一领域,已不能满足业主方希望寻求直接代理人以实现业主的全过程项目管理。并且这也与我国建设监理设立时的初衷:定位在全过程、全方位的建设监理相矛盾。
我国推行工程监理制其本意就是推行工程项目管理,也就是对业主委托的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策划、管理、监督工作。虽然,工程监理制的实施致使投资三超(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工期延长的现象得已有效控制。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国监理企业工作仍在施工阶段徘徊,出于种种原因,至今没有形成系统化的项目管理管理模式,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我国建设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分析:
1监理企业的现状
监理从试点到全面推广,已经被业主、施工单位、设计勘察单位所接受和认可,“有事找监理,有问题与监理协商”已成为建筑工地的一种普遍认识。监理的督促、控制、协调工作保证了工程按期、按质及经济合理地完成,为工程按照建设的自身规律实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已有建设监理企业近7000家,从业人员30多万[1]。但是由于我国是由政府实行强制监理制度。这种强制性的市场行为,必然导致建设各方责、权、利不能得到很好统一,建设投资效益低下。并且,监理企业的业务范围也受到政府相关部门政策、法规的约束,以上种种造成了目前监理以下的尴尬的现状。
1.1法律、法规不健全,工程监理定位、责任不明确。由于工程监理在我国起步较晚,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工程监理的业务范围、工作内容深度尚无明确规定,导致社会各界对工程监理的认识不一致,对工程监理的责任界定缺乏科学合理的法律依据。因而难以界定工程监理责任,监理人员在工程中难以把握,实践中出现的监理责任问题难以辨别,相应的行政处罚不尽合理等。
1.2监理公司的服务内容过于单一。国内监理公司到目前为止,业务范围基本集中在工程施工阶段,只有少数监理公司的业务范围可以延伸到设计阶段。而国外项目管理公司的业务涵盖了从项目初始阶段到项目结束后开车服务的全部项目周期,且在管理深度、管理技术手段、技术装备方面也远优于国内监理公司。
1.3工程监理实际收费普遍较低。当前监理工作中取费偏低问题严重制约着监理企业的发展。很多工程项目的监理费甚至达不到合理的监理成本水平,使监理企业无法吸引高素质监理人才,监理人才流失现象比较普遍,严重缺乏后劲,极大地削弱了监理人员的积极性,难以发挥监理应有的作用,阻碍了工程监理事业的发展。
2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之间的关联分析
项目管理就是从项目的开始到项目的完成,管理单位通过项目策划(pp)和项目控制(pc)以达到项目的费用目标、投资目标、成本目标、质量目标和进度目标,以尽可能满足相关利益方对项目的需求和期望[2]。而工程建设监理则主要充当业主咨询师的角色,在施工阶段进行项目管理。因此,可以说工程建设监理属于项目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二者之间存在十分自然的关联。具体如下:
2.1范围管理。项目管理的首要任务是确定并控制哪些工作内容应包含在项目范畴内,并对其它项目管理过程起指导作用,而我国建设监理与业主签订监理合同首先就是明确监理范围,根据监理范围编制监理规划、监理细则。
2.2进度管理。进度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一个关键职能,它对于项目进度控制至关重要,在范围管理基础上,通过确定、调整合理的工作排序和工作周期。进度管理可以在满足项目时间要求的情况下,使资源配置和成本达到最佳状态,这也是监理工程师主要职责之一。
2.3成本管理。pmbok对项目成本管理分如下四步进行:制定资源计划——成本估计——成本预算——成本控制。工程监理对投资控制的主要思路也是将实际支出与计划投资相比较,结合项目进度调控,这一基本思路与pmbok有关成本管理十分类似。
2.4质量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监理工程师把质量控制当头等大事来抓,监理公司从is09000质量保证体系高度来控制,规范项目团队中各方行为。pmbok在介绍项目质量管理中指出,该书质量管理基本方案旨在与国际标准组织在is09000质量体系标准与指南中提出的方案相一致。
可见,工程建设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基础是一致的,与工程项目管理在目的和职责上是一致的,与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任务是一致的。这为工程监理发展到一定层次转向项目管理,提供了丰富理论基础,这也是工程建设发展的大势所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