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中激发作文兴趣的研究 结题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学作文教学中激发作文兴趣的研究 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
徐州市侯集实验小学 徐守芝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作文是衡量其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写作文的内在动力,“只有引发学生写作的冲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习作情感,使师生在愉悦的写作氛围中进行写作、传递与交流 。” 德国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因此,关注作文教法,关注儿童生活、情感、情趣的转变是更新作文教学观念的关键,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教师就要用真诚的情感投入到作文的教学之中。在满怀激情的抒发中享受成功的喜悦,使作文具有生命的活力。
兴趣是儿童对客观事物的体验,兴趣是儿童的创造性活动的动力。作文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创作的活动,是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表达的综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要感受着各种新奇的信息,进行一系列思维活动,对客观事物的情感体验。浓厚的兴趣往往作用于创造活动,不但可以激发写作欲望、催动思维、生发想象,而且能深化认识、净化思想、美化心灵,增强学生对客观事物进行形象描述的效果。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明白兴趣教学的作用,注意积极地激发兴趣,并在实际中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二、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研究如何激发学生写作文的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三、研究的方法
以实际研究为主,辅以文献调查、个案研究、实验总结等方法,边实践,边学习,边研究,边分析,总结出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经验。
1、教学研究策略:
(1)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常写作文,让学生不再畏惧写作文。
(3)老师写“下水文”,引发学生写作兴趣。
(4)巧妙运用“迁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
(5)抓住作文竞赛活动,捕捉作文机会。
2、研究方法:
(1)调查法;调查学生现有的作文水平以及感兴趣的作文题材。
(2)文献分析法;广泛收集、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吸收良好的教育教学理论,以提高思想认识,借鉴他人成果,指导自己的研究设计。
(3)案例研究法;通过具体作文案例,寻找学生作文的难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加以整理实践。
(4)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和实际研究过程相结合,将研究制定的实施方案贯彻落实到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去。针对作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地探索、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探索有利于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方式方法。
(5)经验总结法;对研究结果等有效的方法措施及时地进行总结,以确保研究过程中的方案调整和顺利进行。
四、 课题研究过程中所读书籍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阅读的书籍与资料如下: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最后的圣人---陶行知》
3、《我的教育理想》
4、《爱弥儿》
5、《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深度解析》
6、《教师教学与写作》
7、《听窦桂梅老师讲课》》
8、网上相关作文教学资料
五、课题研究具体时间安排
本课题名称是小学作文教学中激发作文兴趣的研究,研究时间为2012、9月~ 2013、9月。本课题通过调查研究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寻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措施,探索出一系列教学策略,全面提高学生作文兴致和作文水平。
(一)准备阶段( 2012年09月~ 11月)研究准备,初步实施阶段
学习相关教育理论,新课程标准,如《教师教学与写作》《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深度解析》了解国内外相关课题动态, 了解学生的现有的写作水平及状态,考察学生的阅读水平,制定课题研究方案,上传研究方案、撰写教学随笔,读书笔记并上传到个人博客。
(二)实施阶段(2012年11月~2013年 6月)调查研究阶段
使用调查法,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对学生的作文水平和发展方向进行调查,用问卷的形式调查学生的作文态度及想法,分析,总结,做出初步的研究方案,准备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顺利开展。读书《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深度解析》、《教师教学与写作》、《听窦桂梅老师讲课》,撰写教育案例和教学反思。
坚持以学生为本,在研究过程中探索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及措施,并作出总结。通过研究获得第一手资料,把总结出的教学方法及心得体会整理成册,得出结论。
(三)总结阶段(2013年7月~9月)结题阶段
进行研究效果终结检测,对研究成果进行理论升华,广泛收集整理研究资料。读书《中外教育名家的教育智慧》,准备结题材料,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六、课题研究成果及反思
(一)课题研究小结
自2012年9月进入课题研究以来,我严格按照研究计划,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地修改并及时完善课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