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肝病姚穗 ppt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产褥期 分娩期 妊娠期 计划 妊娠 新生儿处理 处 理 * 处 理 一、非重型肝炎的处理要点 护肝对症支持疗法 葡醛内酯、多烯磷脂酰胆碱、腺苷蛋氨酸等; 必要时补充人血白蛋白、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等血制品; * 2016ACG指南: 急性肝炎妇女应进行急性肝损伤常见病因(HAV、HBV、HEV和HSV)检测; 疑似单纯疱疹病毒所致急性肝炎的妊娠女性应开始使用阿昔洛韦治疗。 处 理 * 妊娠期间乙型肝炎发作患者,ALT轻度升高可密切观察,肝脏病变较重者,在与患者充分沟通并权衡利弊后,可以使用TDF或LdT抗病毒治疗。 对于抗病毒治疗期间意外妊娠的患者,如应用IFN-a治疗,建议终止妊娠。若应用的是妊娠B级药物或LAM,治疗可继续。若应用的是ETV和ADV,需换药TDF或LdT继续治疗,可以继续妊娠。 处 理 * HBsAg阳性合并HBeAg阳性孕妇进行产前侵入性操作引起的宫内垂直传播风险较高; 羊膜腔穿刺不会显著增加HCV感染、孕妇发生胎儿垂直传播的风险。但现有研究尚不足以进行有效地系统评价。 处 理 * SOGC指南指出:首先推荐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的无创产前筛查方法。 侵入性操作: 绒毛活检 羊膜腔穿刺 脐血穿刺 胎儿镜检查 处 理 * 2016ACG指南: 针对HBV阳性的母亲不建议行择期剖腹产,以预防胎儿感染。 处 理 * 二、重型肝炎的处理要点 护肝 对症支持治疗 防治并发症: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感染等; 防治感染:重型肝炎患者易发生胆道、腹腔、肺部等部位的细菌感染。 严密监测病情变化:肝功能、凝血功能、生化等指标、CVP、出入水量、酸碱平衡、胎儿宫内情况等。 处 理 * 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的产科处理: 处 理 早期识别、及时转送; 适时终止妊娠; 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子宫切除问题: 宜选择有利时机剖宫产终止妊娠;注意防治产后出血。 围手术期处理: 术前中心静脉置管、建立静脉通道、留置导尿管;新生儿科 医师监产;选用竖形切口;术中术后注意预防感染;防治 并发症;对症支持治疗。 * 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阻断 宫内传播:是产后免疫接种失败的主要原因; 产时传播: HBV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母血清 HBV-DNA含量越高、产程越长,感染 率越高。 产后传播:可能与接触母乳及母唾液有关。 一、HBV母婴传播途径: * 二、HBV母婴传播阻断: 当血清HBV-DNA超过106拷贝/ml时容易出现宫内感染,导致产后的免疫阻断失败。 产后新生儿联合使用乙型肝炎疫苗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可有效阻断HBV母婴传播。 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方案:0、1、6方案。 疫苗接种完6个月后检测HBV标志物,以判断免疫接种是否成功。 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阻断 * 为进一步减少HBV母婴传播,免疫耐受期妊娠中后期HBV DNA2*106IU/ml,在充分沟通知情同意基础上 可于妊娠第24-28周开始给与 TDF、LdT或LAM,建议产后1-3 个月停药,停药后可以母乳喂 养。 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阻断 * 妊娠肝病的治疗 * (1)妊娠剧吐(早孕期至妊娠 20 周发病)以支持治疗为主,必要时可能需住院治疗; (2)由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HCP,妊娠中、晚期发病),建议在足月后 37 周时终止妊娠; (3)对于 IHCP 患者应按照 10~15 mg/kg 剂量给予熊去氧胆酸(UDCA),用以改善症状; 妊娠肝病的治疗 * (4)子痫前期(妊娠 20 周后发病)患者合并肝脏损伤者诊断为重度子痫前期。妊娠 36 周以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应立即终止妊娠,以减少母儿并发症; (5)HELLP 综合征(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为特征,妊娠 22 周后发病)患者应立即终止妊娠,特别是在妊娠 34 周以后者; (6)HELLP 综合征患者分娩前应考虑输注血小板至 40000~50000/μL 水平,特别是如果准备行剖宫产者; 妊娠肝病的治疗 * (7)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妊娠晚期发病)患者应立即终止妊娠,期待治疗是不合适的; (8)所有 AFLP 母亲及其孩子都应行长链 3- 羟基酰基 - 辅酶 A 脱氢酶(LCHAD)分子检测; (9)对 AFLP 母亲所产婴儿应注意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