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肝病 (课件、幻灯片).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其它发病机制的探讨 1、母胎免疫耐受的破坏:补体激活;过敏毒素及补体复合物水平升高;发现血小板抗体。 2、凝血因子Ⅴ基因突变 有争论 3、血中内皮素增加,血管局部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降低。待进一步研究。 4、胎盘中LCHAD 和 SCHAD这两种脂肪酸氧化酶的活性失衡。 * 4、处理 (1)对可疑病例应尽早作血常规和肝功能检 查,必要时反复检查。 (2)确诊者应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并稳定之: 治疗妊高征、纠正凝血因子不足。 (3)评估胎儿状况争取尽早终止妊娠。分娩方 式根据产科指证,阴道分娩者产程不宜太 长。 * (4)血小板5万/ml,剖宫产前要输血小 板,治疗过程中不赞成反复输血小 板,因为其消耗很快,维持时间短。 DXM 15mg 1/ 日静推 可升血小板。 (5)大量腹水者,术后ARDS发病率高, 要严密观察。术后继续DXM (6)新生儿送ICU。 * (三)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AFLP) 脂肪肝是一个病理名称,指50%以上的肝C内有脂肪贮积。 AFLP是出现于妊娠晚期的急性肝脂肪变。 发病率1:13000分娩。 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高。 如能及早诊断、及早治疗,能改善预后。 * 1、发病机理:不明 ①由于发生于妊娠晚期,故推测与妊娠引起激素变化有关。 ②肝内脂肪积聚与脂质代谢紊乱有关。 ③有复发病例报导和子代遗传缺陷有关。 ④病毒感染、中毒、药物、营养不良、妊高征等多因素对线粒体功能及脂肪酸代谢的损害。 ⑤羟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陷。 * 2、对孕妇的危险 由于肝性脑病、DIC引起胃肠道出血和产后出血、胰腺炎和脓毒血症,死亡率高。 3、对胎儿的危险 宫内死亡,新生儿可有短暂肝功能异常和低血糖。 * 4、临床表现 常发生于妊娠晚期,几乎所有病例都有呕吐伴有极度疲乏,有时上腹痛 。 也有的人极度烦渴如糖尿病人。 几天后(1~2周)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和黄疸,并进行性加深。 严重者很快出现肝功能衰竭和全身出血倾向,伴有多脏器功能损害,易误诊为重症肝炎。 * 5、实验室检查 WBC明显升高,常在20×109/L以上,血小板减少。 GPT轻或中度升高,GOT升高更明显。 血清胆红素迅速升高,并以直接胆红素为主, 但尿胆红素阴性。 血尿酸较早升高,且较先兆子痫时严重。 持续性严重血糖降低,常可到正常值的1/2~1/3。 * 5、其他辅助检查 B超:肝体积缩小,肝区有密集光点。 CT示肝实质为均匀一致的密度减低。核磁共振检查也能作出诊断。 肝穿刺肝细胞内脂肪堆积,炎症、坏死不明显。肝穿刺不是不可少的诊断依据。 * 6、处理 因本病死亡率高,当有上述症状出现时要查肝功能,警惕本病。 一旦诊断应讯速纠正孕妇状况和立即终止妊娠。常选用剖宫产; 严重病例恢复期较长,常有产后抑郁和胃溃疡。肝功能恢服要数周,其间表现为胆汁淤积的生化学变化。如果六周不恢复要考虑其它疾病。 * (四)肝破裂或肝包膜下血肿 除外伤等非产科原因外,约80%为妊高征的严重并发症。 在妊高征病人中,肝不是首先被累及的器官,但随着病情发展,肝脏作为全身病变的一部分而发病。 * 1、临床表现 在子痫或先兆子痫的基础上,病人有头痛、呕吐、右上腹痛。突然低血压及内出血表现。 * 2、辅助检查 肝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B超或CT 后者更有用,可在肝包膜下见月芽形的或透镜状的、边界清楚的、低密度的液体积聚。腹腔超出游离液体时提示包膜有渗出或破裂。 * 3、处理: ?积极治疗妊高征,适时终止妊娠。一旦终止妊娠,肝病亦随之恢复。 ?肝破裂,母婴死亡率高,除输血,补充凝血因子外,立即剖腹抢救,有报告经肝动脉导管栓塞治疗获抢救成功。 * (五)妊娠剧吐致肝病 发病率已很低,孕吐控制或终止妊娠后肝病即能迅速恢复。 孕16周后诊断,应十分小心,需排除肠道感染、肝炎、高钙血症、甲亢等 * 四、不是妊娠特有的肝病 (一)病毒性肝炎 是妊娠期黄疸的第一位原因 病原体:HAV、HBV、HCV、HDV、HEV、HFV、HGV、CMV、EBV。 妊娠各期均可发生,以妊娠晚期多见。孕妇肝炎的发生率是非孕妇的6倍,而暴发性肝炎是非孕妇的66倍,是我国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妊娠期肝炎影响母儿预后的因素有肝炎病毒的类型、营养状况、医疗条件。 * 1、乙肝 我国50%~70%的人群受过HBV感染 10%为表面抗原携带者 * (1)HBV感染后引起人体的病变与免疫有关。 免疫反应强烈,未感染的肝C也遭受损害,引起急性重症肝炎。 免疫功能低下,则演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