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文言文重要篇目全练二.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内文言文重要篇目全练专题一:山水怡情
复习篇目:《记承天寺夜游》、《小石潭记》、《与朱元思书》、《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满井游记》、《三峡》,共8篇。
一、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一)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怀民亦未寝 寝:睡觉B.念无与为乐者 念:思念
C.盖竹柏影也 盖:原来是D.遂至承天寺 至:到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入夜,作者“解衣欲睡”,见“____________”,便“____________”,与张怀民“____________”。(用原文的语句填空)
4.下列对文章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一句,在文中最能表现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怅悲凉的心境。
B.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从“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等字里行间看出两人志趣相投,关系亲密,命运相同。
C.本文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情怀。
D.文中的“闲人”既指有闲情雅趣的人,也指同被贬官、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作者和张怀民。
(二)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寻张怀民/寻向所志B.月色入户/木兰当户织
C.相与步于中庭/飞鸟相与还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宾客意少舒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处处有月而无一字提到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月光的清澈透明。作者把赏月的喜悦、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话中。(用原文的语句填空)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欣然起行”中“欣然”一词,使作者喜悦兴奋之情状跃然纸上。
B.结尾一句既有赏月的欣喜愉悦,也暗含遭贬谪落寞、孤寂的心情,更表现出一种自我排解的达观。
C.苏轼“念无与为乐者”的“乐”与《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的“乐”在思想上有着相同的意味。
D.本文写景很有特色,看似写水,实则写月光,虚实结合,耐人寻味。
二、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一)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向西B.心乐之 乐:快乐
C.怡然不动 怡:呆呆的样子D.往来翕忽 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