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ppt
人类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 一、实验目的 观察G显带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掌握各号染色体G显带特征。 掌握G显带核型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 G显带是指以Giemsa染料染色后,使染色体显带的技术。Giemsa染料是由噻嗪和曙红组成的,着色时DNA 先与2个噻嗪分子结合,然后再与一个曙红分子结合,形成沉淀物,而DNA的某些部位对染料不敏感,由此形成明暗相间的条带。 三、实验的方法与步骤 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和各号染色体的带型特点。 对正常人G显带中期染色体相片中每条染色体分组列号,根据G带特点明确区分各号染色体。 分析核型,写出结论:正常女性46,XX或正常男性46,XY。 * * 实验三 正常
2017-11-27 约3.23千字 13页 立即下载
-
实验十 人类染色体G显带技术及G带核型分析.doc
实验十 人类染色体G显带技术及G带核型分析
实验目的
1、初步掌握染色体G带标本的制备技术。
2、了解人类染色体的G显带的带型特征。
实验用品
1、材料:常规方法制备的中期人类染色体标本(标本片龄不超过30天为宜)。
2、器材:显微镜、恒温培养箱、烤箱、恒温水浴箱、冰箱、染色缸、小镊子、玻片架、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吸水纸。
3、试剂:0.125%胰蛋白酶溶液、0.02%EDTA溶液、胰蛋白酶一EDTA混合液、0.85%生理盐水、蒸馏水、Giemsa原液、Giemsa稀释液、1/15mol /L磷酸缓冲液。
实验原理
人们将用各种不同的方法,以及用不同的染料处理染色体标本后,使每条染色体上出
2017-11-23 约4.95千字 7页 立即下载
-
染色体核型与显带技术医学系张颖课件.pptx
职业教育医学生物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染色体核型与显带技术医学系张颖
职业教育医学生物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核型:核型(karyotype):个体细胞中的全部中期染色体组成,按照大小、形态特征进行排列。核型分析(karyotypealysis):将一个体细胞中的全部中期染色体按染色体的特点和大小依次配对,分组排列进行分析的过程。
职业教育医学生物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非显带核型(Denver体制):7组,常(性)染色体。
职业教育医学生物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正常女性:46,XX正常男性:46,XY核型描述:染色体总数,性染色体组成
职业教育医学生物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染色体显带技术:常规染色体标本经过一定程序
2025-03-16 约小于1千字 15页 立即下载
-
人类染色体G显带详解.doc
1p短臂近侧1/2有两条宽阔和浓染的深带,远端有3-4条较窄较淡的带。长臂有5条深带,中央有一条最亮最深的带。q长臂的次溢痕深染。
2号染色体(亚中) p有间隔较均匀的4条深带,中间的两条稍靠近。着丝粒染色很浅。长臂根据标本的质量可间6-8条深带。
3号染色体(中央) p和q中部色浅是3号染色体的特点。p近着丝粒区通常有两条深带。远端可见3条,中间的一条最宽最浓。q臂近端可见两条深带,中间一条明显的浅带,远侧有4-5条深带。
4号染色体(亚中) p有1-2条深带,q有均匀分布的4条
2016-08-11 约5.32千字 9页 立即下载
-
人类染色体的识别与核型分析.doc
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人类染色体的识别与核型分析
应用人类染色体分析,为诊断疾病、探讨病因和发病机制,针对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因此染色体的研究已成为临床医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类染色体分析与鉴定是否可靠,直接关系到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的准确性。因此如何准确识别染色体,鉴别正常与异常染色体是十分必要的。
(一)染色体的命名和常用命名符号
人类细胞遗传学标准化国际命名体制(ISCN1985)包括了1960年、1963年、1968年、1971年、1978年、1981年、1985年7次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会议的结果。主要决议的文本是人类细
2017-04-21 约1.8万字 35页 立即下载
-
实验四人类染色体的识别与核型分析.doc
实验四 人类染色体的识别与核型分析
实验目的
学习染色体核型的分析方法;
了解人类染色体的特征。
二、实验原理
1.染色体组型(核型)是指生物体细胞所有可测定的染色体表型特征的总称。包括:染色体的总数,染色体组的数目,组内染色体基数,每条染色体的形态、长度、着丝粒的位置,随体或次缢痕等。染色体组型是物种特有的染色体信息之一,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再现性。组型分析能进行染色体分组外,还能对染色体的各种特征做出定量和定性的描述,是研究染色体的基本手段之一。利用这一方法可以鉴别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同时也是研究物种的起源、遗传与进化,细胞遗传学,现代分类学的重要手段。
2.人类的
2017-04-16 约4.48千字 6页 立即下载
-
实验十人类染色体核型分析.ppt
第1页,共1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实验目的:1、了解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培养和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方法2、了解人类染色体的形态和分组特征,学习染色体组型分析方法实验内容与原理:1、人类染色体标本制作简介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培养及染色体标本制作技术淋巴细胞——G0期或G1期1960年Nowell和Morhead植物血凝素(Phytohemagglutinin,PHA)第2页,共1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培养和染色体标本制作的步骤:⑴培养液的分装:培养液:RPMI1640或M199、小牛血清、PHA、肝素、双抗(青霉素、链霉素)⑵采血:静脉采血⑶培养:37℃培养6
2025-05-17 约1.68千字 11页 立即下载
-
染色体显带原理与技术 (2).ppt
******************************************************************显带观察13、14、15、21和22号染色体的随体和随体柄为黑色。第59页,共77页,星期六,2024年,5月第60页,共77页,星期六,2024年,5月第61页,共77页,星期六,2024年,5月T显带T显带是R显带的亚类,因为特异地着色在端粒而称为T显带。T带是R带的最深染部分,必须用特殊的高热处理染色体,然后用吉姆萨或与荧光联合染色。但使用得不多,所以在此只是作简单介绍。第62页,共77页,星期六,2024年,5月实验原理端粒是维持染色体正常复制和上下代传递
2025-02-08 约1.3万字 77页 立即下载
-
染色体显带原理与技术.ppt
****************************************************************************************实验原理端粒是维持染色体正常复制和上下代传递的三个基本功能单位之一。它的功能包括确保染色体末端的正常复制;防止断裂的DNA与染色体末端的重组。它们亦是哺乳动物生殖细胞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配对的起始部位。每次细胞分裂,染色体丢失其末端的约100核苷酸,此变短的端粒可为细胞提供一有丝分裂的时钟。丢失的端粒序列可经端粒酶的作用逐个加回。T显带技术专门显示染色体端粒,可用于分析染色体端粒有无缺失、易位等畸变。T显带是R
2024-04-19 约1.36万字 80页 立即下载
-
染色体显带原理与技术.pptx
染色体显带原理与技术;(一)细胞周期及有丝分裂;有丝分裂;(二)从DNA到染色体;核小体nucleosome:
染色质得基本结构;DNA分子得不同存在形式:
染色质和染色体;染色质:
根据在分裂期和间期得染色不同,分为;基本概念;二、染色体显带技术;10;Q带:喹丫因染色后,紫外照射下得明暗带(富含AT得明带,富含GC得暗带);
G带:Giemsa染料染色后所呈现得染色体区带;(AT区就是深色)
R带:就是中期染色体经碱性磷酸盐处理,丫啶橙或Giemsa染色后所呈现得带型,一般与G带正好相反;
C带:显示着丝粒结构异染色质及其她染色体区段得异染色质。
T带:就是染色体端粒部位经丫啶橙染色后呈现
2025-04-14 约4.18千字 74页 立即下载
-
染色体核型分析.pptx
染色体标本制备及核型分析染色体核型分析质量保障部Faye
一、名词解释二、染色体标本制备三、染色体核型分析试验耗材前期处理试验环节玻片标本质量评价计数原则、合格指标染色体核型排列核型检测旳可反复性
一、名词解释核型分裂相一种体细胞中旳全部染色体,按其大小、形态特征顺序排列所构成旳图像。小鼠:♂40,XY、♀40,XX人类:♂46,XY、♀46,XX细胞分裂过程中每个时期旳细胞形态特征,涉及细胞旳总体形状和遗传物质旳变化。
一、名词解释数量变异(性染色体丢失/增长、近端着丝粒染色体三体)(中期)分裂相核型构造变异(缺失、反复、倒位、易位)
二、染色体标本制备试验耗材仪器设备: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
2025-02-12 约2.73千字 36页 立即下载
-
人的染色体核型分析.ppt
人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实验目的: 理解染色体组型分析的各种数据指标 掌握染色体组型分析的基本方法 实验原理 染色体组型又称核型,是指将动物、植物、真菌等的某一个体或某一分类群(亚种、种、属等)的体细胞内的整套染色体,按它们相对恒定的特征排列起来的图像。 核型图是指将一个染色体组的全部染色体逐个按其特征绘制下来,再按长短、形态等特征排列起来的图像。 染色体的特征 数目 (2n=?) 长度 (绝对长度、相对长度) 着丝粒位置 (M\SM\ST\T) 随体与次溢痕的数目、大小和位置 带型分析 组型分析实验方法 染色体数目确定 染色体形态特征: 长度:绝对、相对 相对长度=
2017-06-30 约字 13页 立即下载
-
人的染色体核型分析知识.ppt
人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实验目的: 理解染色体组型分析的各种数据指标 掌握染色体组型分析的基本方法 实验原理 染色体组型又称核型,是指将动物、植物、真菌等的某一个体或某一分类群(亚种、种、属等)的体细胞内的整套染色体,按它们相对恒定的特征排列起来的图像。 核型图是指将一个染色体组的全部染色体逐个按其特征绘制下来,再按长短、形态等特征排列起来的图像。 染色体的特征 数目 (2n=?) 长度 (绝对长度、相对长度) 着丝粒位置 (M\SM\ST\T) 随体与次溢痕的数目、大小和位置 带型分析 组型分析实验方法 染色体数目确定 染色体形态特征: 长度:绝对、相对 相对长度=
2017-03-28 约小于1千字 13页 立即下载
-
染色体核型分析介绍.ppt
染色体核型分析 遗传学实验室主任 裘 俭 相关学科 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 分子遗传学(molecular genetics)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 遗传学实验室可能开展项目 染色体核型分析;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 单基因病诊断; Down’s综合征筛查和诊断(产前筛查); 新生儿疾病筛查和诊断; 健康与疾病基因检测; 先天性疾病-遗传病 先天性疾病指生来就有的疾病: 获得性的:RV感染所得的先心 遗传性的:白化症 遗传病占先天性疾病的10%左右,在子宫或产程中获得的疾病为10%,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约占80%
2017-11-24 约6.02千字 73页 立即下载
-
人类染色体异常核型报告解读.pdf
人类染色体核型报告解读
人类染色体核型报告解读
1
一、染色体相关知识复习
二、染色体的异态性(多态性)
三、常见染色体异常核型报告解读
2
2015-09-12 约1.76万字 48页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