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便形成了地质灾害我国的主要的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PPT

发布:2018-06-20约1.12千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气象灾害 我国地理条件复杂,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繁,给我国的社会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包括干旱.洪涝.寒潮和台风 (一)我国的干旱灾害 干旱的三大特征 1.出现次数多 2.持续时间长 3.影响范围广 四个干旱多发中心:华北 华南 西南和江淮地区 我国各地干旱灾害形成的原因 1.降水方面的因素 我国各地干旱灾害形成的原因 2.水资源方面的因素 3.社会经济方面的因素 (二)我国的洪涝灾害 原因 直接因素:气候异常导致的长时间的暴雨 人为因素:树林面积缩小 水土流失加重 造成下游泥沙淤积 河床抬高 河流排泄不畅 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 对厄尔尼诺现象形成的原因,科学界有多种观点,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在正常状况下,北半球赤道附近吹东北信风,南半球赤道附近吹东南信风。信风带动海水自东向西流动,分别形成北赤道洋流和南赤道暖流。从赤道东太平洋流出的海水,靠下层上升涌流补充,从而使这一地区下层冷水上翻,水温低于四周,形成东西部海温差。但是,一旦东南信风减弱,就会造成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翻减少或停止,海水温度就升高,形成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异常增暖。而突然增强的这股暖流沿着厄瓜多尔海岸南侵,使海水温度剧升,冷水鱼群因而大量死亡,海鸟因找不到食物而纷纷离去,渔场顿时失去生机,使沿岸国家遭到巨大损失 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1)台风减少。西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产生次数即在我国沿海登陆次数均较正常年份少。 (2) 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我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北方地区夏季容易出现干旱、高温,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近百年来我国的严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都发生在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次年。 (3)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 二.地质灾害 陆地环境在地质作用的长期作用下,不断变化着。有时变化表现的异常激烈,当这些自然现象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的环境,并且危及人类的生命和财产的时候,便形成了地质灾害 我国的主要的地质灾害:地震 火山 滑坡 泥石流 我国的地震灾害 地 震 构 造 示 意 图 地震的分布 我国的主要地震带分布在哪些地方? * 我国的气象灾害 和地质灾害 显示了我国的旱灾中心,其中以华北地区旱灾最为严重。 显示了干旱给人类带来的恐慌和无奈。 地震的形成过程 构造地震 断陷地震 火山地震 环太平洋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地震的分布 1,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 2,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 3,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 云南两省西部。 4,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