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 电力电子技术第七章.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章 谐振软开关技术 7.1 谐振软开关的基本概念 7.2 典型谐振开关电路 谐振软开关的基本概念 开关过程器件损耗及硬、软开关方式 谐振软开关的基本概念 零电压开关与零电流开关 谐振软开关的基本概念 谐振软开关电路类型 谐振软开关的基本概念 谐振软开关电路类型 谐振软开关的基本概念 谐振软开关电路类型 典型谐振开关电路 零电压开关准谐振电路 典型谐振开关电路 零电流开关准谐振电路 典型谐振开关电路 谐振直流环 典型谐振开关电路 全桥零电压开关PWM电路 典型谐振开关电路 全桥零电压开关PWM电路 典型谐振开关电路 零电压转换PWM电路 * 电路开关损耗 谐振软开关:谐振过零实现开通、关断。 零电压开关:器件开断前,电压已为零; 零电流开关:器件开断前,电流已为零; 注意:并联电容实现零电压关断和串联电感实现零电流开通,会造成电路总损耗增加、关断电压变大等负面影响。 1、准谐振电路 (a)ZVSQRC; (b)ZCSQRC; (c)ZVSMRC 优点:开关损耗、噪声大为降低; 缺点:谐振过程导致电压峰值↑→开关器件耐压要求提高; 谐振电流有效值↑→电路导通损耗↑; 谐振周期随输入电压、输出负载变化,电路不能采用定频调款PWM控制,只能采用调频控制→电路设计困难。 2、零开关PWM电路 (a)ZVSPWM; (b)ZCSPWM; 器件承受电压低,可以采用定频的PWM控制方式; (a)ZVTPWM; (b)ZCTPWM; 输入电压、负载电流影响很小; 无功功率减小,电路工作效率提高; 3、零转换PWM电路 Lr——谐振电感;Cr——谐振电容。 一个工作周期分四个阶段: 阶段①(t0-t1):VT在零电压下关断,电路以iL=I0向Cr充电,uc=0↑→E。 阶段②(t1-t2):VD导通,Cr、Lr构成串联谐振(t1-t’1 磁场能量向电场能量转换?uc↑,t’1-t2电场能量向磁场能量转换?uc下降);t”1时刻,uc=E,iL=-I0;t2时刻,uc=0,VDr导通,uc钳位于0。 阶段③(t2-t3):t2-t’2期间,VT预触发;t’2时刻后,iL正过零?VDr关断,VT在零电压、零电流下导通,iL↑,并在t3时刻到达I0。 阶段④(t3-t4):VT导通,负载电流全部由E提供;VD关断,uc=0为下次关断VT做好准备。 特点:V“0”压断,“0”压“0”流通 缺点:谐振电压峰值高于电源电压(E)2倍以上,因此功率开关器件要有很高的耐压值。 特点:V“0”流断,“0”压“0”流通 缺点:VT上电流iL的峰值显著大于负载电流I0,因此通态损耗较大。 Lr——谐振电感;Cr——谐振电容。 一个工作周期分四个阶段: 阶段①(t0-t1): iLI0,负载电流=I0由VD续流;VT导通,Cr被VD钳位使uc=0 ,E全部加在Lr上,iL线性↑至I0(t1)。 阶段②(t1-t2):t1后iLI0,Cr充电? uc↑;t’1时刻iL上升至峰值,uc=E;t”1时刻iL下降至I0,uc=2E;t2时刻iL下降至0,因VT为单向开关,iL不能过零反振为负,故此时VT满足零电流条件,取消触发信号后即可实现零电流关断(VD反偏截止)。 阶段③(t2-t3):t2后VT关断,Cr由负载电流I0反向充电,uc线性下降;t3时刻,uc下降至0,VD无反偏开始导通为负载续流。 阶段④(t3-t4):负载电流由VD续流,uc=0为开通VT、进入下一共做周期做好准备。 特点:V“0”压关断,“0”压“0”流通 缺点:开关谐振电压峰值高于电源电压,器件耐压要求高。 Lr——谐振电感; Cr——谐振电容; 谐振直流出现电压过零,提供软开关的条件 工作规律: 1)一个开关周期T内,每个开关元件导通时间略小于T/2,关断时间略大于T/2; 2)为防止同桥臂上、下元件直接短路,设置了开关切换死区时间; 3)VT1触发信号ug1超前VT4触发信号ug4(0~T/2)时间;VT2触发信号ug2超前VT3触发信号ug3(0~T/2)时间; 电路主要波形: T1—t2阶段等效电路 T3—t4阶段等效电路 电路原理: (升压型) T1—t2阶段等效电路 电路主要波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