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生物第一轮总复习3—4.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比较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
2.举例说明第一道防线与第二道防线及其作用。
3.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4.比较抗原与抗体。
5.比较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二者间的关系。
6.举例说明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
;一、特异性免疫;;;二、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 免疫
类型
比较
项目 ;三、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人体内环境的平衡与稳态除需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及各器官、系统的密切配合外,还离不开免疫系统的防卫、监控及清除功能,这种防卫、监控及清除功能的完成,需人体前两道防线的非特异性免疫及第三道防线的特异性免疫方可实现,只有通过免疫作用,方可使机体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从而维持内环境稳态。;1.人体的三道防线; 三道防线
比较 ;2.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分化;(2)淋巴细胞的起源、分化与分布
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的。;特别提示
(1)骨髓造血干细胞可保持分裂能力,分化程度较低。
(2)效应T细胞及效应B细胞属高度分化的细胞,已丧失分裂能力。
(3)记忆B细胞或记忆T细胞暂时不分裂,若再有相同抗原刺激时,则可立即恢复旺盛分裂能力,迅速产生大量效应细胞、进行二次免疫反应。;(4)“黏膜分泌液”中杀菌物质≠“体液”中杀菌物质,前者主要来自消化道、呼吸道等黏膜,应属人体第一道防线,后者则指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及内环境)中杀菌物质,如血清或细胞内所含的杀菌物质等,应属人体第二道防线。
;总结归纳
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细胞名称;提醒 ①能产生抗体的只有效应B细胞,且不能识别抗原。②效应T细胞只能将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但不能将其消灭。
深化拓展
1.吞噬细胞既可以在非特异免疫中发挥作用——直接吞噬消灭各种病原微生物,又可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吞噬处理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的结合物。
2.溶菌酶杀菌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若在唾液中杀菌则为第一道防线,若在血浆中杀菌则为第二道防线。 ;3.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表面等都是外界环境,在这些场所中所发生的免疫都属于第一道防线,如胃酸杀菌等。;【例1】 (2009·广东)下图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做出应答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②为________细胞,④为________细胞。
(2)⑦与④功能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由④分化为⑦的过程中,④细胞核内的________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该分子的作用是作为________的模板。
(3)抗体从在细胞内合成到分泌至细胞外的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程③表示________,过程⑤表示________。;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细胞核内转录形成的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后作为翻译过程的模板,合成相应的蛋白质。效应B细胞与B细胞相比较,其功能特点主要是具有合成和分泌抗体的能力。抗体属于分泌蛋白,所以抗体从细胞内合成到分泌至细胞外的过程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胞外。;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及遗传信息的表达等基本知识,从图中获取生物学基本信息,综合运用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等基本知识分析问题等能力。图示过程为体液免疫过程,细胞②④⑦分别表示T细胞、B细胞和效应B细胞。此过程中抗原通过两条途径作用于B细胞:多数抗原经吞噬细胞处理后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过程③);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过程⑤)。两条途径都可促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 ;[答案] (1)T B (2)⑦可以分泌抗体而④不能 mRNA 合成蛋白质 (3)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胞外 (4)②将抗原传递给④ 病菌(抗原)直接刺激④
;
(2009·杭州高三质检)下图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a为T淋巴细胞;b为巨噬细胞;c为B淋巴细胞)。请分析并回答:;(1)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和骨髓内转变为a、b、c等细胞的过程被称为____________。
(2)③过程是在X的刺激和a细胞等的参与下共同完成的。这属于____________免疫的____________阶段。与③过程相比,④过程的反应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过程的产物Y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3)若X是禽流感病毒,则患者彻底消灭X必须依靠a增殖分化的淋巴细胞去攻击____________。如果X是HIV,则由于图中____________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免疫功能而死亡。
(4)白血病是由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