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部门经济学重点.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外部效应——指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影响。
林达尔均衡—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按照其所获得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益大小来捐献自己应当分担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资金费用,则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可以达到具有效率的最佳水平。
全体一致原则——是指由于所有的人都能从公共物品的提供中受益,社会成员可就公共物品供给与其所需要征收的税收达成一致。即所有成员一致同意征收一定数量的税收,以提供相应数量和质量的公共物品。
政府投融资——是指政府为了加强宏观调控,以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为目的,运用信用手段,直接或间接有偿筹集资金和使用资金的政府金融活动。
税负转嫁——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各种途径,将其所交纳的税款全部或部分地转移给他人负担的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
税收支出--是指以特殊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与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政府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是一种隐蔽的财政补贴 。
社会保障制度——是以社会的共同力量对其成员因各种个人无法抗拒的客观原因,导致其难以维持必要生活水平时提供的物质保证,是具有福利性质的社会稳定制度。
公共收费——是以政府提供某种产品和服务为前提的,根据受益大小和服务成本来收费。
政府失效——指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有限性。
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是指在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事权范围的基础上,主要按税种来划分各级政府的预算收入,各级政府预算相对独立,负有明确的平衡责任,各级政府间的财力差别通过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或上一级地方政府向下一级地方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制度进行调节。
财政贴息----是指为了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政府财政对使用某些规定用途银行贷款的企业,就其支付的贷款利息提供的一种补贴。其实质是政府财政代替企业向银行支付全部或部分利息,是政府财政支持有关企业或项目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
多峰偏好——是指人们理想的结果不止一个,如果在偏离了最理想的结果后,其效用出现先将后升,则具有多峰偏好。
免费搭车——是指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为,有这种行为的人或具有让别人付钱而自己享受公共物品收益动机的人称为免费搭车者。
公共选择——是指在政府经济生活中,如何通过政治程序决定公共物品的生产、供给等问题。
私人提供某些公共产品应具备的某些条件
私人供给的公共物品一般应是准公共物品;
准公共物品的规模和范围一般较小,涉及的消费者数量有限;
在公共物品的消费上必须存在排他性技术;
必须有一套系列制度条件来保障。
政府投融资的基本特征:
目的性很强,投资范围要严格的限制。
资金使用具有鲜明的公共性,追求是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资金来源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影响公债规模的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
生产关系类型
安定政治背景
国家职能范围
财政政策选择
金融市场状况
公债管理水平
财政补贴
财政补贴
财政补贴的含义及性质
财政补贴——是指国家为了某种特定需要,通过财政分配,向企业或居民提供的无偿性补助支出。
财政补贴的性质
属于政府的转移性支出,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财政补贴的特点
政策性 、灵活性、 时效性
财政补贴内容
价格补贴
指的是国家为了稳定市场物价、安定人民生活、发展生产和实现其他政策目标,而由财政向企业或居民支付的、与价格政策有关的补贴。
在我国,价格补贴的项目主要有:
农副产品价格补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补贴;日用工业品价格补贴。
企业亏损补贴
是指国家在国有企业发生亏损的时候,为了维持其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而给与的补贴。
在我国,此类财政补贴分为两类:
政策性亏损补贴和经营性亏损补贴。
财政贴息
是指为了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政府财政对使用某些规定用途银行贷款的企业,就其支付的贷款利息提供的一种补贴。其实质是政府财政代替企业向银行支付全部或部分利息,是政府财政支持有关企业或项目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
在我国,目前财政贴息主要用于支持国有企业技术改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展区域开发等方面。
税收支出
是指以特殊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与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政府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是一种隐蔽的财政补贴 。
职工生活补贴
包括住房补贴、水电补贴、煤气补贴、降温补贴等等.
财政补贴管理
财政补贴对经济的影响
财政补贴的积极作用:
有效调节社会供求平衡,维护宏观经济稳定;
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配合自然垄断领域的管制价格,提供社会福利;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
财政补贴的局限性:
政府财政对一些经济活动长期提供大量补贴,将使价格与价值的背离长期化、合法化,从而削弱价格的调控功能;
财政补贴不利于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
财政补贴加剧了财政收支的矛盾,使政府财政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我国财政补贴的改革:
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