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现代橡胶工艺学复习题 .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橡胶工艺学复习题
填空 10分
注:红字为答题部分。
1.碳链橡胶中,饱和橡胶有乙丙橡胶、丁基橡胶、氟橡胶、丙烯酸酯橡胶,
不饱和橡胶有天然橡胶、异戊橡胶、丁苯橡胶、聚丁二烯橡胶、丁腈橡胶。
2.通用合成橡胶包括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异戊橡胶、丁腈橡胶、
氯丁橡胶、乙丙橡胶和丁基橡胶。
3、促进剂按结构可分为噻×类、秋兰姆类、次磺酰胺类、胍类、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硫脲类、醛胺类、黄原酸盐类八类;按 PH值可分为酸性、碱性和中性三类;按硫化速度可分为超超速级、超速级、准速级、中速级和慢速级五类。
4、促进剂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的英文缩写CZ,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呈中性,准速级,迟效性促进剂;二硫化二苯并噻唑的英文缩写为DM,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呈酸性,准速级促进剂;四甲基二硫化秋兰姆的英文缩写为TMTD,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呈酸性,超速级促进剂。
5、适合高温快速硫化的橡胶结构为低双链含量的橡胶,可采用的硫化体系有EV和SemiEV两种。
6、氧化锌在CR配方中的作用是硫化剂,在NR配方中的作用是活性剂。
7、在-C-S-C-、-C-S2-C-、-C-SX-C-三种交联键中,-C-S-C-热稳定性好,-C-Sx-C-耐动态疲劳性好,-C-Sx-C-强度高。
8、为获得有效硫化体系可采取两条途径,采用无硫酸和提高促进剂用量,降低硫磺用量。
9、、NR热氧老化后表观表现为变软发粘,BR热氧老化后表现为变硬变脆。
10、链终止型防老剂根据其作用方式可分为自由基捕捉体、电子给予体和氢给予体三类;胺类和酚类防老剂属于氢给予体。
11、当防老剂并用时,可产生对抗效应、加和效应和协同效应,根据产生协同效应的机理不同,又可分为杂协同效应和均协同效应两类。
炉法炭黑的表面含氧基团比槽法炭黑少,呈碱性,会使胶料的焦烧时间缩短。
炭黑的结构度越高,形成的包容橡胶越多,胶料的粘度越高,混炼的吃粉速度慢,在胶料中的分散性越高。
吸留橡胶生成量的多少与炭黑的结构有关,而混炼时结合橡胶生成量的多少与炭黑的活性集团有关。
炭黑的粒径越小,混炼的吃粉速度越快,在胶料中的分散性越好;炭黑的粒径越小,对橡胶的补强性越高。
16、开炼机塑炼的操作方法主要有包辊塑炼法、薄通塑炼法和化学塑解塑炼法。
17、当橡胶的门尼粘度为60时可不用塑炼。
18、利用开炼机塑炼时氧的作用是大分子自由基活性终止剂,利用密炼机塑炼时氧的作用是大分子氧化裂解反应引发剂。
19、生胶的塑炼方法有物理增塑法、化学增塑法和机械增塑法;机械增塑法依据设备类型不同又可分为三种开炼机塑练法、密炼机塑练法和螺杆式塑炼机塑练法,依据塑炼工艺条件不同,又可分为低温机械塑练法和高温机械塑练法。
20、低温机械塑炼过程中,橡胶的分子量分布逐渐变宽(窄或宽)。
21、氧在橡胶的机械塑炼过程中起着大分子自由基活性终止剂和大分子氧化裂解反应引发剂的双重作用,其中在低温下,氧和橡胶分子的化学活泼性均较低,氧主要起大分子自由基活性终止剂作用,而在高温下氧起大分子氧化裂解反应引发剂作用。
22、开炼机混炼时应最后添加的配合剂是硫化剂,目的是防止焦烧。
23、混炼胶快检的项目有可塑度测定、相对密度测定和硬度测定。
24、开炼机混炼过程可分为包辊、吃粉和翻炼三个阶段,其中_______阶段是关键。
25、在混炼准备工艺中,要求称量配合操作必须做到精密、准确、不漏、不错。
26、胶料的包辊性与生胶本身性质、混炼温度和机械加工变速率有关。
27、开炼机混炼时前后辊温度应保持5~10℃温差,NR易包前辊,多数合成橡胶易包后辊,因合成橡胶混炼时生热量比NR多,故混炼时的两辊温度均应比NR低5~10℃。
28、提高温度能降低压延效应,胶料的粘度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_。
29、为减小挠度对压延半成品宽度方向上厚度不均匀的影响,通常采用三种补偿方法,即辊筒中高度法、辊筒轴线交叉法和辊筒预弯曲法.
30、纺织物擦胶要求所用胶料可塑度高,其目的是增加胶料对纺织物缝隙的渗透与结合作用,压片和压型的胶料可塑度较低,其目的是为了增大胶料的挺性,防止半成品发生变形。
31、胶片压延工艺可分为压片、胶片贴合和压型;纺织物挂胶艺可分为贴胶、压力贴胶和擦胶。
32、用压出机加工橡胶制品时,压出机的温度是机身∠机头∠口型,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压出的半成品表面光滑,压出膨胀率小,不易产生焦烧等质量问题。
33、压延和压出时胶料均需热炼,热炼包括粗炼和细炼两个阶段,粗炼的目的是使胶料补充混炼均匀,并可适当提高其真可塑性,细炼的目的是使胶料达到加热软化。
二、简答题(名词解释) 3*5=15分
生胶:一种高弹性聚合物材料,是制造橡胶制品的基础材料。
自补强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