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陶渊明与归去来兮辞完成稿.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自责自悔:辞官 自安自乐:归途 抵家 隐居之乐 家园之乐 田野之乐 劳作之乐 出游之乐 乐天安命:如何度过余生 (感情) (叙事) 自责自悲 自恕自慰 往之 昨非 来者 今是 归隐 出仕 舟遥遥以轻颺 ,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朗读第二段 春风得意马蹄轻 归心似箭 (远看;又……又)更表现迫切回归自然的心情,简直像孩子一样。 尽情宣泄归途中急切、喜悦的心情。 双关;高洁品格犹存 叙述抵家时的情况。 眄;斜视、随意看 易安;容易安身 涉;涉足、游玩 遐;远、久 叙述归田后的生活;饮酒自遣、傲世独立、涉园成趣、充满清静闲适的气氛。 岫;山穴,山峰 景;同“影”,日光 表面写景,其实抒情;把自己辞官归田的心情,比作;云无心出岫,鸟倦飞知还;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值得注意;日色昏暗,为什么要独自在松树下徘徊? 是像陆游一样;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还是托物言志;像孤松一样独立于世。 描述归途的归心似箭、抵家时的欣喜若狂,和归园后的悠闲自得……,再次表明辞官归田的好处。 继续 朗读第三段 归去来兮, 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 复驾言兮焉求? 悦亲戚之情话, 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 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 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 感吾生之行休。 断绝一切(官场的)交往 世道与我的意愿 言;助词;焉求;“求焉”倒装;求什么 悦;意动。情话;(说)知心话 乐;意动。 琴书;名作动 余;我 事;农事、耕作。畴;土地 命;使也。 棹;船浆,这里名作动 窈窕;幽深曲折的样子,形作名 经;经过、到达、登上。 善;意动。羡慕。得时;及时生长 行休;行将结束。行;将要 叙述了归田后恬淡闲适得生活情景,兴奋之余也流露了几分人生暮年的凄凉。 进一步表示对当权者和官场生活的鄙弃; 与乡里故人的交往,纯朴自然,恬淡闲适。 与生机勃勃的自然相比,感到生命的短暂。为结尾述人生观张本。 归心似箭 抵家之欢 家中景况 饮酒自遣 涉园成趣 观景忘返 重审心志 结交乡故 出游方式 所见所感 归家乐 出游乐 日常乐 朗读第四段 已矣乎! 寓形宇内复几时, 曷不委心任去留? 胡为乎惶惶欲何之?富贵非吾愿, 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 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 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 乐夫天命复奚疑? 托生与天地之间 随着自己的心愿 任凭它去留(死活) 匆忙不定,心境不宁 想到哪里去? 承吾生之行休而自问 这应该是理智和情感的一场搏斗。 天帝、仙境 怀着、趁着 把手杖插在地上 除草、培苗 高地、山岗 放声长啸 面对 姑且 顺应变化 直到生命的结束 乐于顺应天命、乐天安命。 疑奚;疑虑什么? 承上自答;既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赢取富贵,也不指望逃脱人生苦难而飞临仙境。便以投身自然,来保全自己心灵上自由与纯净。(自我宽慰,进一步申明自己归隐到底的决心) 是直抒胸臆的文字,他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自己乐天安命的人生观。(你怎样看待这种人生观?) 承上而问 委心任去留 遑遑欲何之 自我解答 富贵浮云 恬然自乐 卒章显志 乐天安命 ( ) ( ) 反 正 结构 文章表达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视,也显示了归隐的决心,赞美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卒章显志:乐天安命。 艺术鉴赏 1.感情真挚,语言朴素,音节谐美,犹如天籁,呈现出一种天然真色之美。作者直抒胸臆,不假涂饰,自然真纯可亲。 “《归去来兮辞》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有斧凿之痕。” (李格非语)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语) 艺术鉴赏 2.丰富而又富于创造的想象, 尽显浪漫色彩。 本文写于将归之际,人未归而心已先归,其想象归程及归后种种情状,正显归意之坚和归心之切。 3.引用典故,仿佛信手拈来,语如己出,浑然无用典之迹。 艺术鉴赏 如“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引用《论语·微子》楚狂接舆的歌词“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稍加点化,形神俱显。 小结;陶渊明的创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