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职教高考高三语文专项突破课件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 课件.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山东省职教高考专项突破语 文目录12345CONTENTS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古诗文阅读文学、文化常识和诗文背诵现代文阅读写作3现代文阅读考纲解读 《语文考试标准》中对现代文阅读这一部分的主要要求是考生能阅读新闻、科普等实用类文章和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类作品。具体要求如下:专家分析 从《语文考试标准》和历年春季高考的真题可以看出,现代文阅读部分的考试内容通常有一篇社科类论述文阅读,一篇科普类说明文阅读,一篇文学类作品阅读,分值分别为9分、9分、15分,现代文阅读部分在春季高考中占比27.5%,试题类型上既有客观题又有主观题。考试中出现的社科类论述文阅读篇目和科普类说明文阅读篇目常常会结合社会热点、生活实际、最新研究成果等。专家分析 考生需要从书本中脱离出来,开拓视野,关注社会发展与现实生活,将理解与分析、鉴赏与评价的能力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从而提升综合素质。而文学类作品阅读篇目常常是具有丰富意蕴、蕴含深刻哲理、体现真善美的小说或散文,以此带领考生感受人性之美,感悟生命的真谛,潜移默化地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专题一实用类文章阅读(科普说明文)考情分析分析解读 通过分析真题,我们能够发现,近五年均对“实用类文章阅读(科普说明文)”进行了考查。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常考的阅读篇目是新的科学研究成果、社会热门领域的研究等。这一必考的考点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所考的三道题的类型也是比较固定的,基本上是局部信息检索分析、全文理解分析、写作特点(含语言特点及说明方法的运用特点)分析这三种类型的题,尽管材料是千变万化、包罗万象的,但试题类型的固定已经指明了考生备考的方向。分析解读 科普说明文的阅读并不是考查科技知识,而是考查阅读理解能力,主要考查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的判断能力以及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归纳概括能力。真题链接专题一实用类文章阅读(科普说明文)1.(2021·山东春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小题。 近期研究成果表明,通过对比不同时期星系团周围气体温度,发现过去100亿年间,这些气体的温度增加了近10倍,达到现在约200万摄氏度。那么,宇宙在变热吗?实际上,宇宙绝大多数空间空无一物,极其寒冷。然而,在一些宇宙天体如太阳附近,气体温度却高达百万摄氏度,前文所述的温度变化研究也是指位于星系团周围的类似高温区域。宇宙升温与地球上的温室效应没有关系,而是与宇宙演化有关。人们发现这个秘密,经历了不断探索的过程。真题链接专题一实用类文章阅读(科普说明文)1.(2021·山东春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小题。 1924年,美国天文学家发现,原来被认为处于稳态的宇宙竟然在不断膨胀,大爆炸宇宙论随之诞生。根据这一理论,宇宙在138亿年前经历了一次大爆炸后诞生,随后持续膨胀。在宇宙诞生后早期,光子频繁和电子碰撞,无法逃脱出去。在宇宙年龄约38万年时,电子和离子结合产生了中性原子,光子得以“脱耦”传到远处。随着宇宙膨胀,早期光子波长不断被拉长,现在已变到微波波段,形成“微波背景辐射”。1964年,美国工程师发现了来自宇宙的微波背景辐射,这是对大爆炸宇宙学的直接验证。此后,人们对宇宙诞生及演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真题链接专题一实用类文章阅读(科普说明文)1.(2021·山东春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小题。 “脱耦”后,随着宇宙膨胀和冷却,光子平均温度一直在降低, 目前宇宙中微波背景辐射温度大约只有零下270摄氏度,这是宇宙大多数空旷区域的温度。然而,宇宙一开始就存在密度不均匀性,密度高的地方慢慢吸引其他地方的暗物质和正常物质,诞生了第一代星系和恒星。这个过程发生在宇宙各处,最终形成一种由不同星系构成的网状结构,称为“宇宙网”,连接不同节点的结构称作“大尺度纤维”,网状结构围成的鲜有星系存在的区域叫“空洞”。目前许多天文项目和计算机模拟结真题链接专题一实用类文章阅读(科普说明文)1.(2021·山东春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小题。果都已看到这种结构,并发现不断有气体被吸引聚积到这些纤维状结构上。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势能转化,气体速度变快,彼此相互碰撞,最后转化成气体的热能。随着时间推移,气体温度会不断增加,这就是宇宙大尺度结构形成理论中的一个推断。真题链接专题一实用类文章阅读(科普说明文)1.(2021·山东春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小题。 最近发表的这个结果,是结合观测数据,通过研究低温微波背景辐射光子和星系周围的高温热电子之间发生的能量交换过程,推算出宇宙不同时期气体中电子的温度。正如科学家通过众多观测事实来验证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这个观测结果对于宇宙大尺度结构理论是一个很好的验证,说明人们目前对宇宙图景的理解应该是可靠的。(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真题链接专题一实用类文章阅读(科普说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