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狼山隧道1#斜井进正洞大跨度挑顶技术.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六狼山隧道1#斜井进正洞大跨度挑顶技术
摘要:六狼山隧道1#斜井围岩为稳定性较好的石灰岩,而斜井进入正洞的喇叭口地段,受力情况复杂,在施工中很快穿过该段,通过分析1#斜井喇叭口施工的经验教训。探讨不同的斜井进入正洞的施工方法,为采用斜井施工正洞的隧道的挑顶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铁路隧道;大跨度斜井挑顶段;施工方法;稳定性
Abstract: six Wolf mountain tunnel 1 # slope stability of surrounding rock for good limestone, and slope into the positive hole trumpet section, force of complex, in construction, quickly through the pac,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 1 slope bellbottom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of the lesson. Explore different slope into the positive hole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unnel hole is inclin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op pick.
Keywords: railway tunnel; Big span inclined top pick for; Construction method; stability
中图分类号:U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况
准朔铁路六狼山隧道穿越管涔山脉低中山,地形起伏较大,冲沟发育。隧道通过该区域最高山,黑驼山的边缘,黑驼山最高高程为2147m,最大埋深为443m,为单线隧道。隧道下设进口工区、1#斜井工区、3#斜井工区、4#斜井工区、5#斜井工区、6#斜井工区、出口等。隧道全长15175m,共设5座斜井。1#斜井位于线路前进方向右侧,与线路相交里程为改DK22+945,与线路小里程方向夹角40°,斜井综合坡度8.45%,最大纵坡9.30%,斜井水平长555m,斜长557.10m,井口里程1斜5+55。1号斜井与隧道采用斜交单联式,无轨运输双车道衬砌断面。1号斜井施工完毕后改做紧急出口,用于隧道发生灾难时的逃生疏散通道。
二、施工基本原则
(一)交叉段坚持“安全第一、技术先行”的原则,做到进度宁慢勿快、支护宁强勿弱。
(二)掘进施工坚持基本原则:管超前、短进尺、控爆破、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
(三)提高对交叉段三维受力复杂性的认识,切实理解对该段落支护加强的真谛。
三、挑顶段围岩的受力分析
由于斜井和正洞交叉口特殊的结构形状,隧道开挖后临空面大,跨度大,岩体的应力分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支护结构在交叉口不闭合,形成了偏压,不利于隧道围岩的稳定。特别对软岩隧道这种受力效果更加明显,而且隧道交叉口的锐角部位岩石是隧道施工加固时的关键部位,该部位施工中受扰动比较大,而且是受力最大的部位,对隧道喇叭口的稳定的作用很关键。
四、确定施工方法
斜井进入正洞的喇叭口施工段,由于结构特殊,受力复杂,对施工支护强调要求很高,该段围岩和初期支护的稳定是隧道顺利施工的关键。
斜井进入正洞断面后,以斜井并逐渐扩大成正洞断面导坑的进洞方式。这种施工方法以斜井断面开挖逐渐扩大,避免了应力集中,而且在施工前期可以不开设正洞反向工作面,这样就不会形成喇叭口三叉口的受力变形。隧道的扩挖可以在隧道正洞开始进行衬砌后从小断面导坑隧道和正洞正常尺寸断面的交接处反方向扩挖,同时进行衬砌,反方向逐渐推进到斜井和正洞的喇叭口段,然后可以开设反方向工作面。在正洞扩大施工后及时进行衬砌,有利于隧道的稳定。
喇叭口采用断面渐变的小断面方式施工,相当于一个独立的曲线小断面隧道,受力情况为一个普通的小断面隧道受力状况,有利于隧道围岩的稳定,特别有利于软弱围岩的施工。但这种施工方法的前期在该斜井工区只有一个工作面,不利于快速施工,而且在喇叭口段施工扩大时会对前面隧道工作面的施工形成干扰,同时小断面隧道施工支护属于额外增加,提高了施工成本。
斜井施工到正洞隧道后,采用先施工正洞上部即挑顶,待上部施工完毕后进行下部施工的进洞方式。这种施工方式是最普遍的隧道斜井进入正洞的施工方式,对于喇叭口围岩比较好,稳定性很好的围岩特别适用。喇叭口施工速度快,可以从两个方向开设正洞工作面,提高施工进度。
还有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