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发电安全操作规程—汽轮机.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余热发电安全操作规程汽轮机一、目的
规范员工行为,实现设备操作标准化,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二、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纯余热汽轮机系统的操作、检修与维护。
三、主要作业风险
机械伤害、爆炸、触电、砸伤、摔倒、高处坠落、烫伤、高压汽吹伤。
四、安全操作规程
1.岗位人员必须正确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2.启机前的检查项目
(1)确认现场安全防护及消防设施完好、到位。
(2)确认凝汽器及油箱各人孔门、检查门已封闭。
(3)汽轮机油系统启动后,确认系统油压已经建立,当班人员到现场通过各观察孔确认各润滑部位润滑油的流量正常后,再通知中控操作员投入汽轮机盘车保护,启动盘车装置运行,带动汽轮机进入盘车状态。??
(4)起动高压电动油泵,检查机组各轴承回油是否正常。检查记录保安系统、调速系统各油压正常。投入主油箱排油烟风机。
(5)全面检查冲转条件:
主蒸汽汽压不低于0.7MPa,
汽温不低于280,
油温不低于25,
凝汽器真空在~0.087MPa,
热井水位在3/4处
检查无TSI保护动作信号,
危急遮断器已挂闸,
一次脉冲压力已建立。
505重置后正常无报警提示。
顶轴油压不低于11MPa。
(6)并列及带负荷:
并网带初负荷
进入同期操作方式,当机组同期调节均满足时,手动同期开关发出合闸指令使发电机合闸开关闭合,立即增加有功给定值,使发电机带上初负荷避免出现逆功率。
调整负荷
在机组并网后,进入负荷反馈界面。在负荷反馈界面投入时,目标值以转速形式表示(3000~3150 r/min),每1 r/min增减功率为60KW,反馈值以“MW”表示。
手动按“ADJ”键“+、-”转速,给定转速值,负荷向目标值逼近,发电机负荷随之逐渐增减。应注意的是505系统负荷增减反应较为迟缓,负荷增减应缓慢操作。升负荷过程,是汽轮机暖机过程,需结合机组热膨胀情况确定负荷大小,以减少热应力。
负荷调整注意事项
1)除特殊需要外,汽轮机不应长时间空负荷运行。发电机并列后,即带上10%的额定电负荷。空负荷运行时,后汽缸温度不应超过100,带负荷后不应超过80。
2)以150kw/min负荷提升速度增加负荷,负荷增加应均匀,负荷增加到10~15%的额定)负荷时,停留20-30分钟,对机组进行全面检查,然后继续增加负荷。
3)加负荷控制曲线按使用说明书进行。
4)加负荷时,注意相关系统及设备的调整和切换。根据负荷增加程度, 关闭再循环门,保持凝汽器热井的正常水位。
5)若有温差测点,在加负荷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汽缸金属温升速度、相对膨胀、温差等。控制指标同升速要求。
6)注意检查机组振动情况。当振动增大时,应停止增加负荷,在该负荷运行30 分钟,若振动没有消除,应降低10~15%的负荷继续运行30分钟,若振动仍不能消除,应查明原
(7)热态起动的规定及注意事项:
凡停机时间在12小时以内或上汽缸温度不低于300, 下缸壁温不低于250,再起动则为热态起动,其它情况下都为冷态起动。
热态起动应遵守以下各点:
1)进入汽轮机的蒸汽温度应高于汽缸壁温度50以上。
2)冲转前4小时转子应处于连续盘车状态。
3)在连续盘车情况下,拉真空前,应先向轴封送汽。
4)冷油器出油温度在38以上。
5)热态启动总时间规定为30分钟,但如停机时时间少于6小时,则可缩短起动时间。
热态启动的注意事项:
1)在投入盘车及低速暖机时,应特别注意测听汽缸内部有无异声,同时严格监视机组的振动、膨胀、轴向位移情况。
2)在暖机和升速过程中如振动比以往增加,则降速或延长暖机时间30分钟左右。
3)接带负荷的速度要根据具体情况,尽快地将负荷带到与当前汽缸壁温相应的负荷,避免冷缸。
4)其它操作顺序及方法同冷态。
(8)补汽的投入和退出
补汽投入的必备条件:汽轮机负荷达6000KW,补汽温度达150,补汽压力超过0.1MPa,低压锅炉水位-150mm。
在锅炉启运的时候,打开补汽管道的疏水。当补汽锅炉各参数具备投入条件时,开启电动补汽总门及自动补汽门前疏水。待补汽电动门前温度有所上升,开补汽总门,缓慢开启自动补汽门,注意观察真空的变化,如变化太大,要适当关小自动补汽门。关闭疏水。根据工况的变化,开大或关小补汽总门,以调节补汽压力。
发电机负荷低于6000KW,蒸汽温度低于140,应退出补汽。关闭自动补气门,开启补气旁路阀。
如果汽轮机需停机,则关闭电动补气总门,关闭补气旁路阀。开启电动补气总门前的疏水,以防补气锅炉超压。
3.开机后的注意事项
(1)在锅炉进行蒸汽管道的暖管时,要将各蒸汽管道上的疏水阀打开,并与中控操作员保持密切联系,汽轮机辅机均起动正常运转后,汽轮机即可开始冲转,冲转后要保证足够的暖机时间,应严格按照汽轮机升速规定进行升速,升速时需密切注意汽轮机和发电机的振动,严禁在振动超标的情况下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