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我们是哥哥姐姐(大班社会).doc

发布:2016-12-22约字共4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我们是哥哥姐姐(大班社会) 活动名称:我们是哥哥姐姐 活动目标:1.、知道自己是大班的哥哥姐姐了,有做哥哥姐姐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2、懂得自己长大了,应该学着关心和照顾弟弟妹妹。 活动准备:参观过弟弟妹妹来是哭闹的情景 活动流程: 回忆讨论 ——我们上小班是什么样子的? 感知讨论 ——我们现在长大了,应该怎样去帮助弟弟妹妹呢? ——我们能够我弟弟妹妹做些什么呢? ——弟弟妹妹哭闹了怎么办? ——弟弟妹妹不听话跑开了怎么办? ——弟弟妹妹都争着要玩同一个玩具再怎么办? 活动延伸 ——每天去关心弟弟妹妹,让他们能感到上幼儿园很快乐。 观察与反思: 我班的幼儿是从小班升上来的,所以对于上小班的感受,孩子们还是有点印象的。特别是一些也上幼儿园时哭闹的幼儿,说到自己那时的样子时觉得很好笑。孩子们都说到了有大班的哥哥姐姐帮助自己穿衣,还一起做游戏,做漂亮的礼物送给自己,感到上幼儿园很开心的。孩子们在回忆自己亲身的感受同时,也激发了学做哥哥姐姐的样子,他们积极的发言。流露出是对弟弟妹妹的关心。本次活动,孩子们真正的感受自己已长大,也懂得了相互间的关心是很重要的! 小学六年级上学期数学复习教案与教材分析 整体内容分布:数与代数 统计与概率。1.分数乘法 统计――扇形统计图。2.分数除法 数学思想方法。3.百分数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问题。空间与图形 综合应用。1.位置 1.确定起跑线 2.圆 2.合理存款 第一单元 位置 一、教学内容 1.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 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三、编排特点 1.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习过用“第几组第几个”的方式来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并且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经验。教材在编排上不但充分利用并及时提升了学生的这些已有经验。 例如,例1通过呈现确定多媒体教室中学生的座位这个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同时借助教师操作台上的学生座位图,迅速将实际的具体情境数学化,抽象成在平面图上确定位置,并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如何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又如,练习一中的第6、7题,联系图形的平移及方位的知识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具有定综合性的问题,加深对用数对确定位置内容的理解,体会这些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 2.呈现丰富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材为学生呈现了丰富的生活情境。例如,联系国际象棋的棋盘,让学生确定棋子的位置;通过呈现地图册中的某一页,让学生了解在地图册中如何确定一个地点所在的位置。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四、具体编排 共安排2个例题。 例1 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例2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1.例1。 编排思想: 通过呈现确定多媒体教室中学生的座位这个情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 通过让学生找出坐在第二列、第三行的张亮同学,使学生明确“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 又给出了用数对表示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建议: 要使学生明确“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 要使学生明确如何用数对表示位置。 要使学生明确用数对表示位置时,一般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 2.例2。 编排思想: 教材通过呈现在动物园示意图上确定各场馆位置的情景,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实际问题抽象成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的点的位置的数学问题。 通过给出用数对表示大门的位置,及让学生找出其他场馆的位置,使学生明确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让学生应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表示另外3个场馆的位置,使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的方法。 教学建议: 让学生观察这幅动物园示意图与以前见过的示意图有什么不同。 使学生明确方格纸上数对的含义。 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加深学生对用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的理解。 再让学生根据数对在方格纸上标出一些场馆的位置,达到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内化成能力的目的。 3.练习一。 第2题和第3题,都是选择生活实际中的素材,使学生体会数对思想在现实生活的应用,进而能用数学的方法观察和研究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作出解释。 第4题和第5题,都是结合学生学过的平面图形的知识,配合例2的练习。 第6题和第7题,都是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具有一定综合性的问题,加深对用数对确定位置内容的理解,并体会这些数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