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附件1:
“湖北移动校讯通杯”第九届“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征文
评选活动暨第五届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教育
创新论文大赛湖北选拔赛作品登记表
姓 名 程华兰 性别 女 教龄 12 年龄 33 E-mail 1609316174@QQ.com 职 称 一级教师 办公电话 0714-8761971 手机号码 通讯地址 大冶开发区七里界小学 邮编 435100 征文类别 A类 网上注册号 学科 数学 出版意向
专著□ 电子杂志□ 学术刊物□ 增刊√ 不同意□
参赛调查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您参加过我们举办的哪几届征文大赛,请在相应的年份后打勾) 作品名称 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摘 要 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能转变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开阔我们的视野,优化我们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 关键词 枯燥 难学 兴趣 突破
注:①此表由参赛教师填写。请各地电教馆(站)组织参赛教师将填写完整的作品登记表设为参赛作品首页。
②网上注册号必填。
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大冶开发区七里界小学 程华兰
【摘 要】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能转变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开阔我们的视野,优化我们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
【关键词】枯燥 难学 兴趣 突破
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能转变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开阔我们的视野,优化我们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人们常说百听不如看一次,因此,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也是新课程理论探讨的一个热点。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更利于数学教学情景的创设、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降低教学难度。
一、信息技术有利于数学教学情景的创设,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学生的生活阅历较少,数学的课程资源极其缺乏,使许多老师只有教材可教,学生只有课本可学,课堂常常被迫局限于看教材的模式之中。而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可以有效地改善这一情况,可以扩大教师的选择面,根据教学的需要、学生学习的需要,展开有效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的充足空间。
例如,在《加减混合》一课中,我运用计算机设计多媒体课件:(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安徒生有一篇美丽的童话《丑小鸭》课文听说过吗?这只受尽苦难的丑小鸭最终怎样呢?
生:最后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
师:今天,就让这个美丽的童话在我们身边变为现实吧!大家看屏幕,这里有4只丑小鸭,每只丑小鸭都带有3道题,只要同学们把这些题解决了,就会有一只丑小鸭变成美丽的白天鹅,同学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生说:愿意。
师出示速算题:(略)
生速算出答案,学生每正确算出1道题就会有一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
在课的开始,复习了10以内的加、减及连加连减的速算,而这些都是加减混合的基础。在教学设计上,我并没有设计单纯的口算题,而是利用了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新事物有着天生的亲切感,并根据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用他们喜爱的童话激发兴趣,引入新课,通过声情并茂的电教媒体对学生形成刺激,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需要,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通过动画、声音、色彩等来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应用信息技术,再现生活实际。
“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数学新课程理念之一。资源中的图像、声音等素材,可以编辑使用,根据教学的需要,可以将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加以再现,为学生提供感性经验。如在教学《认识角》时,可以利用网络上的“媒体资源”,为学生展示生活中的各种角,使学生初步感知角的概念,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也扩大了学生主动参与和亲身实践的空间,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三、信息技术的呈现过程,突破知识重、难点。
应用动画可以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具体、趣味化,突出教学重、难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小学生遇到知识重难点往往不容易解决,这时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创设学生感知的过程,把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协同利用起来,促进心理内化,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从而达到其它教学手段达不到的效果。在他们的头脑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的抽象思维过程,仍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远程教育资源通过展示文字、图片、图像、声音于一体,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中,使学生感官接受刺激,发展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空间概念,模拟仿真,呈现过程,化抽象为形象,加深对事物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