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论语》中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之比较.doc

发布:2017-12-18约7.14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论语》中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之比较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作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分别生活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与古希腊的城邦社会,他们所提出的“中庸”和“中道”思想在一些方面表现出惊人的相似。但由于二人又处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下,看似相同的思想也有其不同的认知内涵。因此,对两者持一种比较学的视角,这是应有的态度。本文旨在从孔子的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所蕴含的伦理道德内容及其异同方面作一些探讨。 孔子的“中庸”思想 1. “中庸”是一种道德准则与道德境界 孔子视中庸为一种最高的道德,践行中庸,使行为恰到好处,是道德实践的最高境界。中庸,这一概念始见于《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论语·雍也》)孔子认为,君子如能运用中庸的方法于仁德的实践中,就会获得一种至高的品德。所以《中庸》称引孔子的话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这里所谓“君子中庸”,不是说君子都做到中庸,而是说,君子都有朝中庸方向努力,尽可能做到中庸的意识。这正是君子之所以为君子的道德自律性的体现。[1] 在孔子看来,中庸既是人们在道德实践中如何掌握行为分寸与尺度必须遵守的重要道德准则,一种道德境界。孔子认为,按中庸的方法原则去做,才能有恰到好处的善的效果。他认为,所以不是优点,而且会造成危害,是因为人们在履行道德(或办事)时,一旦过了头就反而会使原有的道德要求变为对行为的错误导向。比如,礼貌所要求的是恭敬谦让,但如果过了头,则会变成谄媚、“足恭”。所以,后来朱熹在阐释孔子的这一思想时也说:“如君止于仁,若依违牵制,懦而无断,便是过,便不是仁。”[2] 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孔子所倡导的道德选择和道德修养行为,就个人来讲尽管也是一种自愿行为,但这是在必须严格遵守宗法礼教背景下的“自愿”行为,即这种道德选择和道德修养,都必须符合宗法等级制度的要求,符合国家政治伦理的要求,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人的道德选择和道德修养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丧失了本真的“自愿”行为。 孔子的中庸并不是折衷主义。折衷主义,在哲学上是指没有自己独立的观点,只把各种不同的思想观点、理论无原则地机械地拼凑在一起以实现表面的和谐或一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先进》这里,子说的“和”是共处的意思,与无原则的“调和”相去甚远。孔子的意思是,既要维护社会道德标准,又要从社会稳定和大局出发,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在与不同观点共处当中,既要保持自己的个性和独立见解,也要接纳不同观点,不搞对抗性的对立,这种“和”当中影响他人。 2.中庸是一种思想方法 孔子的“中庸”反对“过”与“不及”,追求一种恰到好处的“度”。在《论语·先进》篇中,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在孔子看来,子张做事过头,子夏做事又赶不上,两者都没有掌握好分寸,过与不及这两个极端,其后果或失误都是一样的。这里孔子认识到“过”与“不及”的存在,对“过”与“不及”都加以排斥。孔子提倡“无过无不及”,认为这是一种最佳的状态,即在“过”与“不及”之间寻求一种最佳选择,其实质是恰切之度的把握。因此,孔子的中庸思想要求把握事物度量的正确性,不走极端,这是一种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的最高境界的概括。 本着“过犹不及”的中道思维方式,孔子在评价人、事、物,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不喜欢持极端的态度,不做绝对的判断,以适中为度。例如,诗歌创作要讲究情感的中正,不要过度的宣泄,因此他对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的《关雎》很是欣赏, 认为这才是诗歌创作的中庸境界。又如,在评价人物的时候,孔子并不以偏盖全,抓住某人的某一优点或缺点进行专断,而是全面考虑,综合评价,他对于管仲的评价就突出了这一点。一方面,管仲是存在道德缺陷的,孔子曾评价管仲“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八佾》)。从另一方面来看,孔子还是肯定管仲具有仁德的。子路和子贡都认为,管仲辅佐的公子纠被齐桓公杀死后,管仲不仅不以身殉难,反而去辅佐仇人齐桓公,这样的行为怎么能称得上仁 呢?而孔子却告诉弟子,管仲如果为公子纠以身殉难,小节小义不能称之为仁;正因为他没有以身殉难,反而去辅佐齐桓公,“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宪问》),这样的大功绩比起以身殉难的小节小义,才更能称得上仁。再如,在谏诤问题上,孔子也讲究其中的一个“度”,“事君数,斯 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论语·里仁》),“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颜渊》)。对于君主和朋友,谏诤是应有度的,如果过了度,不仅达不到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3.与“礼”、“义”、“和”的关系 什么是孔子所说的“度”呢?简单而言,就是“义”和“礼”。以中庸的方式行事,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