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1.doc

发布:2018-04-15约1.66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1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1”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的支持!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教学: 掌握文中出现的常用生字、新词。 2. 能力训练: 初步了解肖像、对话、心理等描写手法的作用;初步学会赏析和有表情地朗读民间故事,注意描述语言的正确运用。 3. 思想情感教育: 感受课文所歌颂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 渔夫和魔鬼两个形象的性格特征。渔夫是诚实善良、机智勇敢的劳动者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觉醒过程,歌颂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魔鬼是邪恶势力的化身,揭露了敌人的残暴和愚蠢。 2. 难点: 把握渔夫和魔鬼的矛盾发展转化过程。 【教学方法】 讨论式、电教辅助式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 让学生自由地默读全文,给各自然段标上序号,借助工具书读准课文中的生字词,教师适时点拨。 2. 利用学过的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引导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采用小组说、同桌说等形式反复说,并巩固。) 二、重点品读 1. 组织学生讨论故事的细节描写 (1)渔夫第四次撒网的动作描写: 撒──捞──拉拢来──拉不动──跳下水──拖上岸──打开网──发 现瓶 (2)魔鬼的心理活动描写: A 、第一个世纪──第二个世纪——第三个世纪——四百年后 B 、捞起黄铜瓶时的想法:魔鬼告诉渔夫“非死不可时”渔夫的心理活动。 (3)魔鬼的外貌描写: 结合练习三,体会比喻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学生朗读有关细节描写的语句。 2. 引导学生学习渔夫智斗魔鬼的部分。重点训练课文中的对话部分。 (1)让学生找出文中的对话,并标上不同的符号,以便学习时方便区别找出。 (2)小组内分角色读对话。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对话,初步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并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分角色读对话。 A 读“魔鬼要杀渔夫”的部分。让男女生分角色读对话,从对话中体会出人物的个性特征。指导学生在朗读时要读出魔鬼的狡猾、凶恶和渔夫的冷静。 B 读“渔夫智斗魔鬼”的部分。让学生再次品读出魔鬼的狡猾、凶恶、愚蠢和渔夫的机智、勇敢、从容、镇定。 C 指名品读文中魔鬼和渔夫的对话,再次感受人物的个性特征。 D 让学生表演读对话,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让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 E 指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进一步巩固课文内容。 F 谈寓意 正义力量一定能战胜邪恶势力,对付魔鬼那样的凶恶敌人,不能抱有幻想,施加仁慈,而要敢于斗争,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战胜它。 三、总结学法 1. 读对话的方法。 2. 抓住重点句子,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个性特征。 3. 复习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4. 简要的讲复述课文内容的方法。 四、课处延伸 1. 指导学生写一篇《渔夫的故事》读后感。 2. 课后阅读《一千零一夜》。 五、板书设计: 渔夫的故事 渔夫 魔鬼 获瓶 智斗 投瓶 逞凶 狡辩 沉海 机智、勇敢、从容、镇定 凶恶、狡猾、愚蠢 【教学反思】 今天我教学了《渔夫的故事》,自己感觉很好,班上的气氛从松散到热情高涨。主要是因为我在课堂教学时巧妙地运用了诙谐的语言,让学生全面参与动脑动手动口,并且有一个很连贯的教学流程。本篇课文是篇幅较长,一共有25个自然段,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定位学习方法进行教学,放手让学生以自学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围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张扬学生的个性,利用学生喜欢读书的特点抓住文中人物的外貌、心理、对话训练学生的朗读,并且从对话中引导学生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个性特征。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您的在线图书馆 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