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 高中物理 第一章第一节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第》 导学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1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课程学习目标〗
基本要求 1.认识建立质点模型的意义和方法,能根据具体情况将物体简化为质点,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2.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
3.通过实例理解参考系,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及运动的关系,会用一维坐标系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以及位置的变化。 发展要求 1.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初步掌握科学抽象理想化模型的方法。
2.通过参考系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
3.体会用坐标方法描述物体位置的优越性。 【课程导学建议】
1.重点难点: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模型这种科学研究方法的确立。理解质点概念以及初步建立质点概念所采用的抽象思维方法。在研究具体问题时,如何选取参考系。如何用数学上的坐标轴与实际的物理情景结合起来建立坐标系。难点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即将一个实际的物体抽象为质点的条件。
2.课时划分:建议用1课时。
3.教学建议:
(1)课前师生收集丰富的图片、视频、文字等资料,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中身边熟悉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老师引导,学生得出有关物理概念,从而使学生乐于探究和思考。
(2)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思考、讨论,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想到我们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常常不考虑物体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把物体简化成一个没有大小、形状的点,引出质点的概念,再指出物体能否看成质点的条件。
(3)引导学生观察所熟悉的(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物体各种运动形式,运动特点等,然后引入机械运动概念;要学生明确,物体是否运动的关键看什么,要突出“相对位置变化”关键词,使学生抓住问题的核心,即运动与否是看相对位置有没有发生改变。教师例举的实例尽量简单,能说明问题就行;相对运动只强调物体间位置(如距离)有没有变化,不要涉及太深。
(4)怎样描述物体是否运动,物体间相对位置有没有变化,必须先确定一个参照物,用来作参考标准的;有了标准,才能作出判断,再引入参考系。然后教师可通过一些具体实例,让学生讨论,明确参考系的选取不同得出的结果不一样,知道参考系的选取原则。
(5)物体运动位置发生改变,如何描述位置的改变?教材从生活中通常描述物体位置所存在的缺陷出发,通过两个实例,说明在物理学中是怎样准确描述运动物体的位置。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发挥两个实例的作用,让学生明确描述空间位置,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参考系(坐标原点)距离和方向。要让学生知道怎样选择参考点,建立坐标系,坐标值(包括正负)如何表示物体的空间位置,以及物体的一个位置对应坐标系的一个点等等,并指出坐标系中东西南北方向通常有一定的规定,强调作图要规范,单位、数据的确定要合理。
说明: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指出位置变化的描述方法,并把位置描述从二维推广到三维。
第一学习时间【自主预习】不看不讲
【课程预习交流】
1.机械运动: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 变化,也就是物体的 随时间的变化,是自然界中最 、最 的运动形态,称为机械运动。 是绝对的, 是相对的。
1.位置 位置 简单 基本 运动 静止。
2.质点:我们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 和 ,把它简化为一个 ,称为质点,质点是一个 的物理模型。
将物体看作质点是有条件的。例如,在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地球的大小 填“可以”或“不可以”)忽略;在研究列车沿平直轨道运动的速度变化时,车厢各点的运动情况 (填“相同”或“不同”),可用车上任一点的运动代表列车的运动,这时 (填“可以”或“不可以”)把列车看作质点。
2.大小 形状 有质量的点 理想化 可以 相同 可以。
3.参考系: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它的位置是否随 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种用来做 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它运动的描述往往会 。若不作特殊说明,一般选 的物体为参考系。
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应以 为原则。
3.参考 不同 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 方便观测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
4.坐标系与坐标的变化量
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 。
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并以这条直线为坐标轴,这样,物体的位置就可以用 来表示,物体的位置变化就可以通过坐标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