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临汾盆地地裂缝成灾机理与减灾研究 Genetic Mechanism and Alleviation of Research for the Ground Fissures of Linfen Basin.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第26卷第 1期 JournalofShanxiNormalUniversity V01.26 No.1
2012年 3月 NaturalScienceEdition Mar.2012
文章编号:1009-4490(2012)O1-0083-135
临汾盆地地裂缝成灾机理与减灾研究
董晓晓,韩军青
(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山西 临汾041004)
摘 要:I临汾盆地是山西省地裂缝灾害的高发区,直接影响着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居民生活 ,严重制约着
本区的经济发展.通过系统研究临。汾盆地地裂缝灾害的空间分布、形成原 因及成灾机理,提出了工民建
筑、交通道路、地下管线等工程防治地裂缝灾害的对策.
关键词:临汾盆地;地裂缝 ;成灾机理 ;防治对策
中圈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地质环境的变化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自然
的变迁和人类对地壳的开发引发了许多地质灾害,
地裂缝就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临汾盆
地位于山西省南部,是一个晚新生代断陷盆地,总体
走 向NNE—SSW,面积约 5000km ¨ .盆地 内新构
造活动十分强烈,地裂缝活动强度:赶,频率高 (图
1).20世纪 70年代以来,地裂缝成为困扰本区城市
规划、土地利用、房屋建筑、地下管线工程和工农业
生产的重要灾害 J.
1 临汾盆地地裂缝空间分布 图1临汾盆地地裂缝分布图
Fig.1 Theground【fissuresdistributionofLinfenbasin
临汾盆地地裂缝深度大、连通性强、以NNE、NE和E—w 向为主干裂缝,呈斜列式或串珠状分布,其活
动特征以水平拉张和垂向差异形变为主,水平扭动次之.因其灾害显著,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普遍
关注(表 1).
2 临汾盆地地裂缝灾害特征
本区地裂缝灾害表现为对地面、表建筑物、地下工程设施的破坏,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就
其灾害过程而言,则以缓慢和快速两种方式进行,其灾害特征可概括为 以下几个方面:
2.1 空间分布的有限性
地裂缝的破坏作用主要出现在地裂缝通过的范围内,对离开地裂缝的工程实施基本没有影响,其三维
空间的有限性 表现为:在水平方向上,地裂缝两侧 ,破坏程度随着距离增加而迅速衰减.沿地裂缝走 向,
直线段对建筑物破坏宽度小,交汇区或斜列区对建筑物破坏宽度大;在垂直方 向上,地裂缝宽度从上向下
收稿 日期:2011—10-09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作者简介:董晓晓(1987一),女,山西临汾人,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可持续
发展方面的研究.
通讯作者:韩军青(1952一),男 ,山西长治人 ,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
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
万方数据
· 84 ·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递减,张陛地裂缝破坏性大于扭性地裂缝.
表 1 临汾盆地主要地裂缝灾害分布统计
Tab.1ThemaingroundfissuresdisasterofLinfenbasin
2.2 发生时间的周期性
地裂缝受区域构造、地震、地下水、气候和人类活动诸因素的影响,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大的
地裂缝活动周期又常常与地震、旱涝周期相一致 ¨l5J.
2.3 成灾过程的渐变性
一 条地裂缝从孕育到形成,要经过孕育期、形成期、活动期、伸展期四个过程,不断开裂、加深和向两端
伸长,故对建筑物的破坏最先发生在地裂缝的开始地段,逐渐沿走向发展.在新构造运动活跃的地区,常常
会形成具有一定宽度的地裂缝带,对建筑物的破坏性会更大.所以,在治理这种灾害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