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满星《篮球运球急停急起》教学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篮球运球急停.急起》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和构思
本课根据新课程标准改革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一些拓展小游戏为切入点,学习篮球运球急停急起技术,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学练的兴趣:注重学生的运动体验,提高学生篮球技术水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和合作创新精神,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增强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学情分析:
篮球作为中小学推广最普及的运动项目之一,深受广大学生喜爱。在35中学生里体现更是明显,学生有时间就去打球(包括课间和中午),有的时候饭都顾不上吃。我在听篮球课的过程中也发现学生表现欲望极强,学习兴趣很高,他们很希望通过这项运动展现自己的能力,吸引同伴的眼球。而对于初中男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他们对篮球技术也有简单的了解,同时他们的求知欲和模仿能力极强,经常会看一些关于篮球的比赛和视频,如NBA CBA .......,也会经常模仿一些花哨的动作,但是对篮球单一技术的本质缺乏足够的理解和认识。所以如何培养学生对篮球技术的兴趣,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是本课将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是我为什么选择上急起急停的原因。
三.教材分析:
本课篮球运球急停急起是北京35中学初中教材中重要的篮球内容之一,它承上启下着篮球中高低运球和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两部分,也是篮球运动中较为普遍运用的基本技术之一,我在这节新授课中设计了多种练习方法,先导入,在由浅入深的练习难度对篮球水平参差不齐的初二年级学生是一个比较科学性和可实施性的设计,发展学生的反应速度和灵敏速度。第二个设计的内容是拓展游戏,与第一个内容息息相关,在游戏的实施过程中无形的把第一部分的内容复习了一边,对正确动作定型很有帮助。
四.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初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教材(运球急停.急起)实际,特制定以下几点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参与篮球运动运动的兴趣,体验篮球运动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90%以上的学生了解和掌握篮球运球急停急起的动作,并使80%???上的同学在教师的指导提醒下独立完成篮球运球急停急起动作:
情感目标:通过游戏和集体统一练习,探究学习和团结协作的能力,体验成功带来愉悦和自豪感。
重点.难点:
重点:1.急起;蹬地快速起动,手拍按球的后上方。
2.急停时的脚步动作
难点:身体重心的控制以及身体各部位的协调。
教学过程
课堂常规:报数.三面转法
趣味游戏:运球追逐跑
球性练习:
解决学生技术问题
徒手练习 b.原地辅助跑跨步急停
C.快速助跑跨步急停 d.运球听哨声急停.机器 e.看示灯急停.急起
拓展趣味游戏:进行游戏,展示课堂效果,享受.体验学以致用的成功感觉;也发展了学生快速跑能力,轻点急跑技术。
六.放松:
七.归还器材下课
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
授课
教师宋满星单 位北京市三十五中学上课时间2012、11地点西城区教学
对象初二年级学生人数40课 次第1课时教学
内容1、篮球:运球急停、急起
2、趣味拓展游戏重点1.急起;蹬地快速起动,手拍按球的后上方。
2.急停时的脚步动作
难点身体重心的控制以及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教
学
目
标认知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体验篮球运动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90%以上的学生了解和掌握篮球运球急停急起的动作,并使80%以上的同学在教师的指导提醒下独立完成篮球运球急停急起动作:
情感目标:通过游戏和学生统一练习,探究学习和团结协作的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愉悦和自豪感。课的
部分教学内容教师指导学生活动组织形式与教学要求练习次数时间
开
始
部
分
2′课堂常规
集中注意力练习:报数,对3含有3或3的倍数用拍手代替;
队列队形练习:
1.三面转法;教师提前到场,准备好场地、器材,等候上课。
集合整队,接受体育委员报告,向学生问好。
教师语言讲述报数方法,并用三面转法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参与其中;
宣布课堂的内容,揭示目标和要求;
安排见习生听课、看课;1、体委集合整队,检查到班人数并向老师汇报出勤情况。
2、向教师问好;
3、积极配合老师,集中自己上课的注意力。组织队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O
简明阐述本课任务与要求
要求:精神饱满 队列整齐;
2′
准
备
部
分
10
准
备
部
分
10
准备活动
运球绕场慢跑3圈
A.左右手运球
B.高低手运球
2.运球追逐跑游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