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单元设定与事例讲述.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不动产单元设定与示例 1、不动产单元设定 a)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应设定不动产单元。 b)无定着物的使用权宗地(宗海)应设为一个不动产单元。 c)有定着物的使用权宗地(宗海),宗地(宗海)内的每个定着物单元与该宗地(宗海)应设为一个不动产单元。 其中: 1)独立成栋以及区分幢、层、套、间等房屋与宗地(宗海)应设为一个不动产单元。 2)同一宗地(宗海)范围内同一权利人拥有的全部整栋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定着物与宗地(宗海)可设为一个不动产单元。 2、不动产权籍调查技术方案概述 一、不动产单元的设定与编码 2、不动产单元编码 1)代码结构 按照每个不动产单元应具有唯一代码的基本要求,依据GB/T 7027规定的信息分类原则和方法,不动产单元代码采用七层28位层次码结构,由宗地(宗海)代码与定着物代码构成。 2、不动产权籍调查技术方案概述 2、不动产单元编码 a)宗地(宗海)代码为五层19位层次码,采用TD/T 1001规定的编码规则,按层次分别表示县级行政区划、地籍区、地籍子区、宗地(宗海)特征码、宗地(宗海)顺序号,其中宗地(宗海)特征码和宗地(宗海)顺序号组成宗地(宗海)号。 b)定着物代码为二层9位层次码,按层次分别表示定着物特征码、定着物单元编号。 c)不动产单元代码结构如下图所示: 2、不动产权籍调查技术方案概述 2、不动产权籍调查技术方案概述 340103 002001 GB00025 2、不动产单元编码 2)编码方法 a)第一层次为县级行政区划,代码为6位,采用GB/T 2260规定的行政区划代码。 b)第二层次为地籍区,代码为3位,码值为000~999;其中,海籍调查时,地籍区可用“000”表示。 c)第三层次为地籍子区,代码为3位,码值为000~999;其中,海籍调查时,地籍子区可用“000”表示。 2、不动产权籍调查技术方案概述 2、不动产单元编码 d)第四层次为宗地(宗海)特征码,代码为2位。 其中: 1)第1位用G、J、Z表示。“G”表示国家土地(海域)所有权,“J”表示集体土地所有权,“Z”表示土地(海域)所有权未确定或有争议。 2、不动产权籍调查技术方案概述 2、不动产单元编码 2)第2位用A、B、S、X、C、D、E、F、G、H、W、Y表示。“A”表示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B”表示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地表),“S”表示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地上),“X”表示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地下),“C”表示宅基地使用权宗地,“D”表示土地承包经营权宗地(耕地),“E”表示土地承包经营权宗地(林地),“F”表示土地承包经营权宗地(草地),“H”表示海域使用权宗海,“G”表示使用权无居民海岛,“W”表示使用权未确定或有争议的土地(海域),“Y”表示其它使用权土地(海域),用于宗地(宗海)特征扩展。 2、不动产权籍调查技术方案概述 2、不动产单元编码 e)第五层次为宗地(宗海)顺序号,代码为5位,码值为00001~ 99999,在相应的宗地(宗海)特征码后顺序编号。 f)第六层次为定着物特征码,代码为1位,用F、L、Q、W表示。“F”表示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L”表示森林或林木,“Q”表示其他类型的定着物,“W”表示无定着物。 g)第七层次为定着物单元编号,代码为8位。 2、不动产权籍调查技术方案概述 2、不动产单元编码 3)代码变更规则 宗地特征、界址未发生变化的不动产单元代码变更 宗地特征发生变化、界址未发生变化的不动产单元代码变更 宗地特征未发生变化、界址发生变化的不动产单元代码变更 宗地特征、界址均发生变化的不动产单元代码变更 县级行政区界线发生变化的不动产单元代码变更 宗海(含无居民海岛)特征、界址未发生变化的不动产单元代码变更 宗海(含无居民海岛)特征、界址发生变化的不动产单元代码变更 不动产灭失的不动产单元代码变更:原不动产单元代码不再使用 2、不动产权籍调查技术方案概述 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案例说明:如某宗地位于某县第3地籍区,第6地籍子区,宗地顺序号为12的土地属于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宗地代码:340123003006JA0012 定着物代码: 不动产单元代码:340123 003006 JA00012 2、不动产权籍调查技术方案概述 二、不动产单元编码及案例 2. 无地上建筑物、构筑物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案例说明:某国有使用权宗地,位于某县第2地籍区,第3地籍子区,宗地顺序号为4,且该宗地上无建筑物。 宗地代码:340123002003GB00004 定着物代码: 不动产单元代码: 340123 002003 GB000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