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第2版教学课件作者李春明主编B20101125135127626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节 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图6-22 液压缸工作示意图a)“TOURING”挡位 b)“SPORT”挡位 第二节 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图6-23 液压缸的结构 第二节 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6024.tif 第二节 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图6-25 “SPORT”挡位时的油路1—单向阀 2—推杆 3—储油室 4—活塞 5—卡簧 6—活塞杆 第二节 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三)弹簧刚度控制的执行机构 图6?26所示为空气悬架气动缸的基本结构剖面图。气动缸由封入低压惰性气体和阻尼力可调的减振器、旋转式膜片、主气室、副气室和悬架执行元件组成。主气室是可变容积的,在它的下部有一个可伸展的隔膜,压缩空气进入主气室可升高悬架的高度,反之使悬架高度下降。主、副气室设计为一体既省空间,又减轻了重量。悬架的上方与车身相连,随着车身与车轮的相对运动,主气室的容积在不断变化。主气室与副气室之间有一个通道,气体可以相互流通。改变主、副气室的气体通道的大小,就可以改变空气悬架的刚度。减振器的活塞通过中心杆(阻尼调整杆)和齿轮系与直流步进电动机相连接。步进电动机转动可改变活塞阻尼孔的大小,从而改变减振器的阻尼系数。 第二节 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图6-26 空气悬架气动缸的基本结构剖面图 第二节 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图6-27 悬架刚度的自动调节原理1—阻尼调节杆 2—空气阀控制杆 3—主、副气室通道 4—副气室5—主气室 6—气阀体 7—气体通道 8—阀心 9—大气通道 第二节 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图6-28 车高控制悬架的结构 第二节 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图6-29 空气压缩机的结构 (四)车高控制的执行机构 第二节 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图6-30 高度控制阀 第三节 典型汽车电子控制悬架系统 一、半主动悬架系统 图6-31 丰田LEXUS LS400轿车电控悬架系统主要元件分布1—1号高度控制继电器 2—发电机调节器 3—干燥器及排气阀 4—悬架高度调节空气压缩机5—1号高度控制阀 6—主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7—门灯开关 8—悬架控制ECU 9—2号高度控制继电器 10—后器悬架高度调节执行 11—高度调节信号接口12—车高调节控制开关 13—2号高度控制阀及止回阀 14—后悬架高度传感器15—LRC开关 16—悬架高度调节开关 17—转向角传感器 18—停车灯开关19—前悬架高度调节执行器 20—前悬架高度传感器 第三节 典型汽车电子控制悬架系统 1.悬架控制开关2.高度控制ON/OFF开关3.车身高度指示灯4.LRC指示灯5.高度控制插座6.转向盘转角传感器7.高度传感器9.悬架电子控制单元ECU10.悬架控制执行器 第三节 典型汽车电子控制悬架系统 图6-32 凌志LS400悬架控制执行器a)结构 b) 工作原理 第三节 典型汽车电子控制悬架系统 11.空气弹簧12.可调减振器 表6-6 弹簧刚度和阻尼力的控制及功能 第三节 典型汽车电子控制悬架系统 表6-7 悬架系统各部件功能 第三节 典型汽车电子控制悬架系统 二、主动悬架系统 图6-33 三菱电子控制主动悬架系统1—前储气筒 2—回油泵继电器 3—空气压缩机继电器 4—电磁阀 5—ECS电源继电器6—加速度计开关 7—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8—制动灯开关 9—车速传感器 10—转角传感器11—右后车门开关 12—后电磁阀总成 13—电子控制单元ECU 14—阻尼力转换执行器15—左后车门开关 16—后储气筒 17—后高度传感器 18—左前车门开关 19—ECS开关20—阻尼力转换执行器(步进电动机型) 21—加速度计位置 22—空气压缩机总成 23—G传感器24—前高度传感器 25—系统禁止开关 26—空气干燥器 27—流量控制电磁阀总成 第三节 典型汽车电子控制悬架系统 1.系统用5个传感器来检测汽车行驶状态(1)转角传感器 用于检测汽车转向操作。(2)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用于检测汽车加速度。(3)高度传感器 用于检测汽车车身高度。(4)G传感器 用于检测汽车转弯时的横向加速度。(5)压力传感器 用于检测空气弹簧中的空气压力。2.汽车车身高度调节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6034.tif 第三节 典型汽车电子控制悬架系统 图6-34 空气压力回路1—流量控制电磁阀 2—前悬架控制用电磁阀 3—右前带减振器的空气弹簧4—后悬架控制用电磁阀 5—右后带减振器的空气弹簧 6—左后带减振器的空气弹簧 7—左前带减振器的空气弹簧 8—空气压缩机 9—空气干燥器 10—储气筒 (1)气压的建立 发动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