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撰研究报告.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研究对象的介绍 在研究报告中,常常要对作为研究对象的人及其活动进行说明,尤其是在实验研究或调查研究的研究报告中,更要专门介绍研究对象的选取及其样本的构成情况。 例:本项研究的样本是根据简单随机抽样的原则从北京1000万人口中抽取的,一共抽取了1550人,其中不包括农村户口和16岁以下人口。具体地说:…… (3)资料收集方法的介绍 ①对研究的主要变量的说明 即说明研究的主要变量是什么,变量的操作定义是什么,这些变量是用哪些指标来进行测量的。 ②对资料收集过程进行说明 如实地把研究者如何进行实验操作、实地观察或问卷调查的过程告诉读者。 ③对所用工具进行说明 无论是实验所用的仪器、材料,还是测验所用的量表,调查所用的问卷,都要对读者进行一定程度的描述。 (4)资料分析方法的介绍 研究方式不同,样本规模不同,资料收集方法也不同,因而资料的处理、整理及分析法、过程也不同,需要作一些说明。 (5)对研究质量及局限性的说明 在方法的最后部分,常常需要对研究程序、样本、资料等方面的质量进行评估。 实事求是的评价自己上的研究成果,说明哪些地方存在误差,哪些方面存在缺陷,哪些方面存在限制等,都要毫无保留地向读者报告。 方法部分总的要求: 让读者明白,你采取了什么 方法,使用了什么工具,实际过程有是如何干的。 结果表述的一般步骤: (1)再次向读者提示你在报告的导言部分所提出的概念性问题,即对所研究问题的概念性陈述。 (2)进而向读者提示你在研究中实际完成的操作或实际测量的行为。即对问题的操作性陈述。 (3)紧接着马上告诉读者你的答案。 (4)现在且仅仅是现在,用数字、图形、表格、材料来向读者说话。 (5)在每一个分支结果的末尾部分,都应对该结果所处的位置做一简要的小结。 (6)用一种平滑的转折句把读者引向结果的下一个部分。 3、结果与讨论 讨论 (1)讨论一般是从告诉读者你从研究中掌握了什么开始。 一开头就以明确的叙述说明研究假设是否得到证实,或者明确地回答导言部分所提出的研究问题。。 (2)在讨论部分,我们可以把自己的研究结果同在文献评论中列举的那些研究的结果进行比较,看看是否又一次验证了它们的结论。同时还可以讨论自己的研究可能存在的缺陷,讨论将自己的结论进行推广时必须具备的条件及所受到的限制。 (3)讨论部分还包括,对于研究仍未能回答的那些问题的讨论,对于在研究中新出现的问题的讨论,以及对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的研究的建议等。 (4)需要说明的是,研究报告的讨论部分不宜过长。 例:《城市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及其结果》风笑天 本研究也还存在一些缺陷和遗憾之处。比如在调查内容上,对道德规范、自私特性等一些重要方面还涉及不够;对作为参照对象的非独生子女,也没有进一步细分为老大、中间和老幺等不同类别与独生子女进行比较;在资料来源上还缺乏深入的个案与典型材料等。这些都是将来进一步研究时有所考虑的改进的。同时笔者还想提醒读者注意以下几个与方法有关的问题:第一,对青少年社会化现状的测量,是研究的基础。第二,关于调查对象的选择,或许更为客观、也更为全面的方法是增加教师作为第三类评价者。第三,自填问卷所收集的资料具有一个鲜明的特征:它们都是被调查者的自我报告,而非研究者的实地观察。 如果今后有采用心理学实验方法和人类学实地观察方法所得资料的进一步佐证,本研究所描绘的情形就将具有更大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4、小结、摘要、参考文献及附录 小结和摘要 参考文献 附录 小结和摘要 (1)研究报告中常常包括一个非常简要的小结。在小结中,再次对报告前面几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做一个纲要式的总结。 (2)在目前的许多专业刊物上发表的研究报告,常常以摘要来代替小结。它通常不超过200个字。与小结不同的是,它不是放在报告的结尾,而是放在报告的最开头,并且是单独作为一个部分与原报告隔开。写摘要时必须仔细考虑,作出选择,主要突出哪些内容,而忽略哪些内容。 参考文献 1.在研究报告的结尾处,通常要列出与研究报告相关的参考文献,或者叫做参考书目。这些书目是研究者在从事这项研究过程中所阅读、评论、引证过的文献。 2.中文版著作的写法如下: (1)费孝通:《生育制度》,天津人民出版,1981年。 (2)[美] K.贝利:《 现代社会研究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3.英文著作的写法如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