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设计.doc

发布:2023-07-11约1.32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 篮球-行进间运球 教学设计 姓名:杨超 单位:郑州市京水回民小学 小篮球运动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通过对小篮球运动技术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锻炼身体,促进速度、力量、灵敏、协调、平衡等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增强内脏器官功能;通过篮球活动和比赛,可以培养学生勇敢、机敏、果断、顽强等心理品质和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尊重竞争对手、勇于承担责任、服从裁判的良好体育道德精神。 一、教材分析 行进间运球在篮球教材中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是学好篮球的一项必备技术,是在掌握原地运球动作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学习行进间运球的基本动作,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运球能力,把学练活动和快乐的心情融合在一起,获得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二、学情分析 作为六年级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和丰富的想象力,模仿能力,表现欲望强,勇于展示自己。学生对篮球运动具有一定的基础及了解,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很浓,因此,我注意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注重学生在运球时运球高度和运球时的节奏的掌握。但他们对于运球的技术基础不是太好,学生在练习运球时动作太随便,因此形成运球时动作不规范,不协调及控制球的能力较差的状态。 三、单元教学计划 课次 教学内容 重(难)点 课课练 备注 第一课时 原地运球 重点:手指与球的接触部位正确。 难点:手腕手指按拍篮球的动作协调。 收腹跳 第二课时 行进间运球 重点:运球手型正确,按拍球的后上方。 难点:跑动与运球的协调配合。 单双脚跳 本课 第三课时 体前变向 换手运球 重点:按拍球的位置准确,衔接动作协调。 难点:手脚配合协调,节奏清晰。 曲线跑 第四课时 测试课 重点:严格评分标准。 难点:考试进行流畅。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手指控制球时的部位与运球方向,按拍球的力量与身体协调配合。 难点:跑动与运球的协调配合。 五、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在已经掌握的原地运球的基础上,初步学习和掌握行进间运球的基本技术。 2、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反映速度、灵敏协调能力,让学生感受到篮球运动的乐趣。 3、通过组织教学,提高学生之间的交往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的意识。 六、教学构思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教学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练习能力,把课堂还给学生。本课以篮球—行进间运球技术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小组探讨的形式进行教学,既活跃了教学气氛,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培养了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及团队合作精神。 七、教学方法 1.示范讲解法。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示范讲解,更有利于学生更直观的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使学生获得具体、形象、生动的感知。 2.探究教学法。采用小组探讨的形式,尽可能发挥出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讨论、体验、尝试技术动作。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尝试等过程的练习,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掌握技术动作的特点与技巧。教师再做出适当的引导,学生的水平将得到不断的提升。 3.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进一步巩固行进间运球的技术动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