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
高中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设计
大埔县家炳第一中学 罗扬
一、设计思路
实施教改以来,以学生为中心,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兴趣和爱好;以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主动性学习、创造性学习,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二、教材和学生分析
高二学生已有一定的篮球基础,喜爱的体育项目。男生处于思维的成熟期,但城乡学生差异较大,对篮球技术、技能掌握的程度也不同,在教学中安排一些复习内容,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尽可能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焕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教学重点:触球部位和触球点以及控制球的能力。
教学难点:全身的协调性和上肢控制球的力量和方向。
三、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培养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以及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行为。
2、运动技术:学生能够在练习中体会掌握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能够在游戏和教学比赛中熟练运用行进间运球技术。
3、身体健康:发展学生协调性、灵敏性、耐力等素质。
4、心理健康:发展学生自信心,提高情感的自控能力。
5、社会适应:增进交往、促进团结,培养集体注意精神。
四、教学设想
本课紧紧围绕健康、运动两条主线,以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为载体,把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渗透到各项练习中。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练习为主线”的原则,创设民主、平等、开放的教学环境,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满足,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教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分层教学法、小组合作、竞赛、游戏
学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观看学习
篮球行进间运球
教材
篮球:行进间运球
对象
高二
人数
50
教
学
目
标
1、运动参与:培养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以及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行为。
2、运动技能:学生能够在练习中体会掌握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学生能够在游戏和教学比赛中熟练运用行进间运球技术。
3、身体健康:发展学生协调性、灵敏性、耐力等素质。
4、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自信心,提高情感控制能力。
5、社会适应:增进交往,促进团结,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重
难点
重点:触球部位和触球点及控制能力。
难点:全身的协调性和上肢控制球的力量和方向。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时间
开
始
部
分
整队
一、体委整队报告人数(教师观察)
二、师生问好
三、宣布本课内容
四、安全事项
五、安排见习生
一、体委检查人数并想老师汇报出勤情况
二、师生问好
三、列队听老师宣布本课内容
组织:
×××××××
×××××××
×××××××
×××××××
☆
3
分
钟
准
备
部
分
观看比赛
一、观看比赛
组织:挑选班级里爱好篮球的五位同学和老师,进行三人制篮球表演。
要求:任何一方每一次进攻前都必须经过俩次运球,目的就是让旁边观看的同学能够看清他们运球的动作。
教法:运用启发式教学。
观看比赛
组织如图:
4
分
钟
教学
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时间
准
备
部
分
自主练习
二、自主熟悉球性练习
组织:把学生分成两个小组,每组指定一个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指挥学生练习。
要求:组长要想好练习方法,要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法:巡回指导
二、自主熟悉球性练习
1、在组长安排下进行各种各样的练习
2、教师建议练习内容:
A原地运球练习
B运球、抢球、传球练习
C运球接力比赛
组织如图
5
分
钟
基
本
部
分
相互纠正互帮互学
一、相互纠正,互帮互助
组织: = 1 \* GB3 ①让两小组的同学集体相互示范一次。
= 2 \* GB3 ②教师讲解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运球是用手指不是手掌、高度不要高于腰,手腕放松,向下挤压动作拍球,而不是抽打,同时注意触球部位和触球点和全身协调、用力和方向的把握
= 3 \* GB3 ③学生纠正动作,然后两人为一组,互相学习互相纠正动作。
要求:动作掌握好的同学教得要细心,动作掌握差的同学学习在虚心。有争议的地方问老师
一、组织纠正、互帮互学
8
分
钟
教学
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时间
基
本
部
分
游戏
教学比赛
教法:巡回示范法,及时纠正法和鼓励表扬法。
二、游戏
组织:让小组长进行组织指挥
要求:每一小组成员都要积极认真参与游戏,对老师建议的游戏可以采用,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也可以自编游戏。
教法:积极参与学生游戏,并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
注意事项:在游戏当中不可以推、拉,碰到即可。
三、教学比赛
组织:把班级分成4个小组,在四片球场进行行进间运球应用比赛(以三对三或四对四半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