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与灾害性天气PPT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6、冰雹 从旺盛的积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固态降水无。以小冰粒为核心,外包冰壳,直径大于5mm。 形成条件:强烈上升气流,充足水汽,足够低温和适当温度配置,胚胎数量适当。 09年6月4日,安徽北部遭冰雹袭击,受灾人口113.7万人,房屋倒塌5700多间,直接经济损失2.15亿元。 人工消雹 播撒催化剂 爆炸影响 7、干旱灾害 没有降水或者降水显著偏少,使土壤水分不能满足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而造成的灾害的现象。 干旱指标 土壤湿度: 干燥度: 干旱指标 防御 1) 改善生态环境 2)耐旱品种培育 3)节水灌溉 4)覆盖和化学控制 8、洪涝灾害 春夏或者秋季,某些地区由于阴雨、暴雨和热带气旋出现较多,发生河流泛滥、山洪暴发、积水、作物被淹冲遭受严重损失的现象。 指标 标准差法: I2 大涝年 1I≤2 涝年 -1I1 常年 σ 年降水量指标偏差 降水量距平法 1级涝 R ( +1.17σ ) 2级偏涝( +0.33σ )R≤ 3级正常( +0.33σ )R≤( +0.33σ ) ( +1.17σ ) 防御 1)整理河道、修筑水库、搞好排水 2)易发生山洪泥石流地区:关注降雨天气预报,保护森林,保护矿区,及时修护 3)洪涝易发区:抗水性强,根深植被。 4)生物工程:封山造林 干热风 高温低湿伴随一定风力的综合天气现象 指标: 每日温度大于等于30C,最小相对湿度小于等于30%,伴随3级以上西南或偏南风的综合天气现象 K=(t/U)*(C/C0) K为干热风综合指标,C为定时观测风速(m/s) ,C0临界风速(m/s),t为同一观测时间气温(。C) ,U为同时相对湿度(%) (1)地区 1)黄、淮、海平原、晋南和关中盆地 2)内蒙古的东南部和东北的西部平原 3)河西走廊的沃州平原 4)长江中下游平原 (2)发生时期(4~8月份) * * * * * * 天山静止锋、昆明静止锋 冷 暖 无云、无降水 层积云、雨层云 少量降水 地形静止锋 云贵高原 初期:云层加厚,降水加强, 降水区扩大 后期:云层变薄,降水减弱 春季:东北、华北地区 冷 冷 暖 东北地区 华北地区 锢囚锋 7.1.3 气旋和反气旋 1.定义: 气旋是占有三度空间的中心气压比四周低的水平空气涡旋,又称低压。 反气旋是占有三度空间的中心气压比四周高的水平空气涡旋,又称高压。 气旋和反气旋的名称是从气流场而来,而高压和低压名称是从气压场而来。 1 、气旋(低压)系统 低 1005.0 1002.5 1000 大小:气旋的平均直径为1000km左右,大的可达2000~3000km,小的只有100~200km。 强度: 气旋的强度以其中心气压值表示,气压越低,其强度越大。 若气旋中心气压随时间下降,称气旋“加深”或“发展”,反之,称为气旋的“减弱”或“填塞” 2、反气旋(高压)系统 大小:一般反气旋尺度较大,发展强盛的反气旋可以 覆盖直径几千km的区域 强度: 用中心气压值表示,中心气压值越高,强度越大,一般在1030~1040hPa,强时可达1080hPa以上。当中心气压随时间逐渐升高时,称为反气旋“发展”或“加强”,反之称为反气旋“减弱”或“填塞”。 1005.0 1002.5 1000 高 3、比较气旋与反气旋的特点 低气压 高气压 四周向中心 中心向四周 上升 下沉 阴雨 晴朗 气压中心 气旋 反气旋 气流运动方向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天气状况 气旋类型 大小 (km) 100-3000 几千 4 .锋面气旋 是存在锋面的低压系统,温带最为常见,我国主要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 静止锋 气旋发展阶段 气旋锢囚阶段 消亡阶段 Bjerknes 1919提出并经他和 Solberg(1921,1926)稍加修改过的气旋基本模式 热带气旋 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 世界气象组织WMO 热带低气压 最大风速 10.8-17.1m/s(6-7级) 热带风暴 最大风速 17.2-24.4m/s(8-9级) 强烈热带风暴 最大风速 24.5-32.6m/s(10-11级) 台风(或飓风) 最大风速 = 32.7m/s(12级以上) 冷性反气旋(冷高压) 发生于:极寒冷的中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特点: 冬半年频繁,势力强大,影响广泛,引起降温、大风和降水。 暖性反气旋(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由于大气环流,在南北半球的副热带地区,经常维持沿纬圈分布的高压带,称为副热带高压带。位于太平洋上的高压称为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G G 副高脊线 120°E 中国雨带 6~10纬距 中心: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