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急诊指南》课件.ppt
**********************高血压急诊指南by课程目标了解高血压急症的概念掌握高血压急症的定义、病因、分类及临床表现。掌握高血压急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熟练掌握高血压急症的体格检查、辅助检查、以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学习高血压急症的处理原则掌握高血压急症的急救处理、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提高对高血压急症的预后评估和管理能力了解高血压急症的并发症、预防措施、以及长期管理策略。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持续升高,是常见的慢性疾病。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壁上产生的压力,正常血压值在120/80毫米汞柱以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持续高于140/90毫米汞柱。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可导致心脏病、中风、肾病等严重并发症。早期发现并控制血压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高血压的诊断1血压测量使用标准血压计测量血压,至少需要测量三次,每次间隔1分钟。2收缩压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3其他诊断标准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家族史、生活方式和合并症等因素,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诊断评估。急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年龄增长,血管老化,更容易出现高血压。家族遗传史,患高血压风险增加。长期压力,精神紧张,会使血压升高。吸烟,会损伤血管,引起血压升高。高血压急症的临床表现剧烈头痛高血压急症患者常出现突然剧烈的头痛,可能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头晕恶心血压急剧升高会影响大脑供血,导致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视力模糊高血压可引起视网膜血管痉挛或出血,导致视力模糊、眼前黑影等症状。高血压危象的识别血压急剧升高通常收缩压大于180mmHg或舒张压大于120mmHg,且伴有器官损害的临床表现。症状明显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胸闷、呼吸困难、心悸、肢体麻木等。器官损害脑出血、心肌梗死、急性肾衰竭、眼底出血等,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血压测量的正确方法1安静休息测量前至少休息5分钟2正确姿势坐姿或卧姿,手臂平放3合适的袖带袖带大小合适,不松不紧4连续测量间隔1-2分钟,测量3次取平均值高血压危象分类高血压急症血压升高迅速,伴有靶器官损害,需要紧急处理。高血压危象血压极度升高,伴有危及生命的器官损害,需要立即采取措施。高血压危象的鉴别诊断脑血管意外脑出血、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急性心肌梗死胸痛、心电图改变、心肌酶升高急性肾功能衰竭尿量减少、血肌酐升高、电解质紊乱高血压危象的体格检查心脏心律不齐、心音改变、心包摩擦音等。眼底视网膜出血、渗出、乳头水肿等。神经系统意识障碍、头痛、恶心呕吐、抽搐等。常见的辅助检查心电图评估心脏功能,帮助判断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或心肌损伤。胸部X线片检查心肺情况,排除肺栓塞,主动脉夹层等疾病。血常规了解患者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情况,评估是否有感染,贫血等。生化检查检查肾功能,肝功能,电解质,血糖等指标,了解患者的整体情况。高血压危象的初始处理1立即降压降低血压至安全范围2监测血压密切监测血压变化3评估病因找出导致高血压危象的原因4处理并发症及时处理心血管等并发症高血压急症的药物治疗1快速降压首要目标是迅速将血压降至安全水平,以预防危及生命的并发症。2个体化治疗根据病人的年龄、病情、药物耐受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3监测血压变化密切监测血压变化,调整药物剂量,确保血压平稳下降。口服降压药物利尿剂利尿剂是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物,它们通过增加尿液排出量来降低血压。常用的利尿剂包括氢氯噻嗪和吲达帕胺等。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可以减缓心跳速度并降低血压。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包括阿替洛尔和美托洛尔等。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可以阻断血管平滑肌的收缩,从而降低血压。常用的钙通道阻滞剂包括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以阻断血管紧张素I转化为血管紧张素II的过程,从而降低血压。常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包括卡托普利和依那普利等。静脉降压药物硝普钠快速起效,持续时间短,适用于高血压危象。硝酸甘油扩张血管,降低血压,适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伴随高血压。尼卡地平钙离子拮抗剂,适用于高血压危象。高血压急症的非药物治疗休息患者应立即停止活动,安静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和精神紧张。环境保持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噪音和强光刺激。体位患者应取半卧位或坐位,头稍高,有利于脑部血液循环。监测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疾病监测与预后评估定期监测血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