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论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
学 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目 录
序言
1.1 环境监测概述 3
1.2课程设计的目的 3
1.3校园大气环境现状 3
1.3.1校园地理位置 3
1.3.2校园污染源调查 3
1.3.3黄石的气象 4
1.4 磁湖概况 4
1.4.1 磁湖水污染调查 4
1.4.2磁湖的水文资料 4
1.4.3磁湖水质现状 4
二、采样点的采集 5
2.1.1水采样点的布置原则 5
2.1.2水采样点的设置 5
2.1.3水采样时间 6
2.2校园采样点的布设 6
2.2.1采样点的布设原则 6
2.2.3采样点布设图图2 6
2.2.4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 7
三. 采样方法和采样器及采集水样注意事项 7
3.1 采集表层水样 7
3.2 采集深层水样 7
3.3 注意事项 7
四. 监测项目 7
4.1 pH值得测定 7
4.2 COD的测定 8
4.2.1原理: 8
4.2.2 仪器和试剂 8
4.2.3 测定步骤 8
4.3DO的测定 8
4.4 Cr6+的测定 9
4.4.1 原理 9
4.4.3 试剂 9
4.4.4 步骤 10
4.4.5 计算 10
4.5重金属的测定 10
4.5.1铜的测定 10
4.5.2铅的测定 11
4.5.3锌的测定 12
4.5.4镉的测定 13
4.6 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 15
4.7 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测定 16
4.8二氧化硫(SO2)的测定 17
4.9二氧化氮(NO2)的测定 18
五、 测定结果处理及其分析 19
5.1数据处理 19
5.1.1 PH值: 19
5.1.2COD值 22
5.1.3DO值 24
5.1.4 Cr6+值 26
5.1.5重金属的测定 27
5.1.6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含量的测定 31
5.1.7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含量的测定 33
5.1.8 大气中SO2的测量数据统计 35
5.1.9大气中NO2的测量数据统计 37
5.2数据分析: 39
5.2.2评价方法: 39
5.2.3大气污染评价 40
2.评价方法: 40
六.治理磁湖、保护校园环境的对策与建议 41
6.1磁湖污染原因分析: 41
6.2磁湖治理对策与建议: 41
6.3.1气体的治理 42
6.3.2校园生态环境的保护 43
七.总结 43
八.参考文献 43
1.水污染参考文献 43
2.大气污染参考文献 44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45
一.序言
1.1 环境监测概述
环境监测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随着工业和科学的发展,监测对象不仅是影响环境质量的污染因子,还是延伸到对生物,生态变化的监测。
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现场调查→监测计划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及时、全面的反应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1.2课程设计的目的
1.巩固、消化《环境监测》课程的理论知识;具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及仪器分析等课程的基本知识,以《环境监测》理论教学为基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加深对课程所学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
2.熟悉环境监测的全过程;针对校园空气状况进行监测,从而了解校园的大气以及大气状况观察分析大气中有害物质的分布,对空气质量进行评述并提出保护校园环境质量的对策与建议,利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3.掌握了从前期的准备工作如收集环境背景资料、监测环境的水文资料、配药品,实验仪器的准备和环境监测从布点、采样、样品处理、数据处理到分析评价等一系列工作程序。
4.针对湖北黄石市城中湖磁湖水质进行PH值、DO 、COD、Cr6+等的监测,进而了解黄石市磁湖的水质状况,提出保护磁湖水质的对策和建议,利用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
5.掌握常规监测项目的监测原理、方法、操作技能;
6.培养进行现场调查和操作动手的能力;
7.熟悉在监测过程进行质量保证的方法;
8.培养具备制定和实施污染源调查、环境影响评价、治理工程所必需的监测方案的能力。
1.3校园大气环境现状
1.3.1校园地理位置
黄石理工学院坐落在我国著名的工业重镇、并有“江南明珠”之称的湖北省第二大城市—-黄石市。校园位于黄石经济开发区青龙山下,磁湖之滨,山清水秀,风景怡人。占地面积2189亩,校舍建筑面积52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