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础回归4(带空格).doc

发布:2016-06-18约1.29万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二上寒假作业 专题归纳:遗传的分子基础和基本规律 [考纲要求] 遗传 的 分子 基础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Ⅱ 遗传的 基本 规律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Ⅱ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Ⅱ 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Ⅱ 基因的概念 Ⅱ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Ⅱ DNA分子的复制 Ⅱ 伴性遗传 Ⅱ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Ⅱ [主干知识] 一、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一)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及拓展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比较 (1)实验设计思路及结论的比较 体外转化实验(艾弗里等实验)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思路相同 设法将 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研究它们各自不同的 处理方式 的区别 直接分离:分离S型菌的DNA、多糖、蛋白质等,分别与R型菌混合培养 法: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的特征元素(32P和35S) 实验结论 ①DNA是遗传物质 ②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 DNA是遗传物质(DNA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2)两个实验遵循相同的实验设计原则—— 原则 ①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的相互对照 DNA 糖类 ①DNA是遗传物质 蛋白质 + ②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 脂质 ③DNA水解产物也不是遗传物质 DNA+DNA水解酶 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相互对照 残留蛋白质衣壳 用35S标记蛋白 上清液放射性高 质的噬菌体 沉淀物放射性低 用32P标记DNA 上清液放射性低 的噬菌体 沉淀物放射性高 (3)同位素标记的差异 子代噬菌体(细菌) DNA 蛋白质 DNA和蛋白质 噬菌体 32P 35S 14C、2H、18O、15N 细菌 31P 32S 12C、1H、16O、14N 子代 噬菌体 32P(少数) 31P(全部) 32S C、H、O、N 的两种同位素都有 2.几个探索实验整合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叶——— DNA是使R型菌产 DNA是遗传物质 RNA是遗传物质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①加热杀死S型细菌的过程中,其蛋白质变性失活,但是其内部的DNA在加热结束后随温度的 恢复又逐渐恢复其活性。 ②R型细菌转化成S型菌的原因是S型菌DNA进入R型细菌内,与R型菌DNA实现重组,表现出S型菌的性状,此变异属于 。 ③培养含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因为病毒专营寄生生活,故应先培养细菌,再用细菌培养噬菌体。 ④因放射性检测时只能检测到部位,不能确定是何种元素的放射性,故35S(标记蛋白质)和32 P(标记DNA)不能同时标记在同一噬菌体上,应将二者分别标记,即把实验分成两组。 ⑤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两次用到大肠杆菌,第一次是对噬菌体进行同位素标记,第二次是将带标记元素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进行混合培养,观察同位素的去向。 (二)生物遗传物质的总结 生物 核酸种类 碱基种类 核苷酸种类 遗传物质 实例 细胞 生物 真核生物 种 种 8种 DNA 动、植物,真菌 原核生物 种 种 种 乳酸菌 蓝藻 病 毒 DNA病毒 种, 种 种 DNA 噬菌体 RNA病毒 种, 种 种 RNA 烟草花叶病毒、HIV 生物界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极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因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二、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1.DNA分子结构形成规律(1953沃森-克里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