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培训课件_概述循环系统.ppt

发布:2016-11-18约字共4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机制: ①平卧位回心血量增加,肺淤血量加重; ②夜间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加,冠状动脉收缩,回心血量减少,心功能降低; ③小支气管收缩,肺泡的通气减少; ④膈位高,肺活量减少; ⑤呼吸中枢的敏感性降低,对肺淤血引起的轻度的缺氧反应迟钝,当淤血加重,缺氧加重时,才刺激呼吸中枢出现应答反应。 特点: 左心衰患者夜间入睡后因突然憋气而惊醒,被迫采取坐位,呼吸深快,伴有哮鸣音,心率增快,呈奔马律。 “心源性哮喘” 2.常用护理诊断 (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淤血、肺水肿或伴有肺部感染有关 (2)活动无耐力 与氧的供需失衡有关 (3)焦虑 与呼吸困能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睡眠、病情呈加重趋势有关 3.护理措施及依据 (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淤血、肺水肿或伴有肺部感染有关 1 休息与体位 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选择活动量和体位 2 病情观察 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及紫绀、血气分析 3 用药护理:强力、利尿剂、抗感染。控制输液量和速度,防止加重心脏负荷,诱发急性肺水肿。24小时输液量应控制在1500ml以内为宜,输液滴数每分钟20-30滴为宜。 4 保持呼吸道通畅,氧气吸入:纠正缺氧对缓解呼吸困难、保护心脏功能,减少缺氧性器官功能损害有重要的意义。 (2)活动无耐力 与氧的供需失衡有关 1 评估活动耐力 2 制定活动目标和计划 循序渐进 卧床休息 床边活动 病室内活动 病室外活动 上下楼梯 3 监测活动过程中的反应 4 协助和指导病人生活自理 5 出院指导 二、心源性水肿 1 定义:液体在组织间隙过多集聚。 最常见的原因为右心衰竭或全心衰竭。 特点:早期出现在身体低垂部位。 凹陷性水肿,重者可延及全身,出现胸、腹水。 发生机制: 1 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率过滤降低,继发性醛固酮分泌增多,水钠潴留。 2 体循环静脉压增高,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 3 淤血性肝硬化导致 蛋白质合成减少、胃肠道淤血导致食欲下降及消化吸收功能下降,继发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2 护理评估 病史评估 身体评估 心源性水肿的特点 3.常用护理诊断 (1)体液过多 与水钠潴留、低蛋白血症有关 (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水肿、卧床过久或躯体活动受限有关 4.护理措施 (1)体液过多 与水钠潴留、低蛋白血症有关 1)休息与体位 2)饮食护理 —低盐、高蛋白、易消化饮食,限制钠盐,适当限制液体摄入量。 3)病情监测:定期测体重,必要时记录24h液体出入量。 4)用药护理:观察利尿剂的疗效及 副作用。 (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水肿、卧床过久或躯体活动受限有关 1 保护皮肤 2 观察皮肤情况 三、胸痛 1 定义:各种理化因素刺激支配心脏、主动脉或肋间神经的感觉纤维引起的疼痛。 最常见的原因: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 部位:心前区或胸骨后 常见的心源性胸痛有 ①心绞痛 ②急性心肌梗死 ③急性心包炎 ④急性心肌炎 ⑤主动脉夹层分离 ⑥心脏神经官能症 常见的心源性胸痛有 ①心绞痛 ②急性心肌梗死 ③急性心包炎 ④急性心肌炎 ⑤主动脉夹层分离 ⑥心脏神经官能症 部位为胸骨体中上段,呈发作性压榨性疼痛, 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常见的心源性胸痛有 ①心绞痛 ②急性心肌梗死 ③急性心包炎 ④急性心肌炎 ⑤主动脉夹层分离 ⑥心脏神经官能症 与心绞痛部位、性质相似,但更剧烈,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护理诊断 疼痛 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缺氧及炎症累及心包或胸膜有关 焦虑 与疼痛迁延不愈有关 护理措施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进 行心电、血压监护。 2.病人疼痛发作:立即停止活 动,卧床休息,按医嘱吸氧。 3.保持情绪稳定 4.教会患者及家属在紧急情况下 的处理方法。 四、心悸 1.定义:是指病人自觉心跳或心 慌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 2.原因 ①心律失常 ②心脏搏动增强 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 ③心神经官能症 3.护理诊断 ①活动无耐力 与心律失常导致氧的供需失调有关 ②恐惧 与心悸发作对心功能的影响有关 4.护理措施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 心率、心律变化; (2)调整饮食,避免摄入剌激性 食物、饮料、戒烟酒; (3)消除焦虑情绪; (4)遵医嘱给予病人药物治疗。 五、心源性晕厥 1.定义:由于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