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5m水平E半岩回风巷.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715m水平E半岩回风巷
重庆拓采工贸有限公司龙池煤矿巷道掘进作业规程巷道名称:+715m水平东翼半岩回风巷支护形式:工字钢架棚支护总工程师:张锋编制:生技科编制日期:二〇一三年五月十日+715m水平东翼半岩回风巷掘进作业规程汇签表目录第一章概况 (2)第一节概述 (2)第二节编制依据 (2)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 (3)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 (3)第二节地质构造及煤(岩)层赋存特征 (4)第三节水文地质 (7)第四节矿压观测: (8)第五节瓦斯等级、煤尘爆炸性、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 (8)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 (8)第一节巷道布置 (8)第二节支护设计 (9)第四章施工工艺 (11)第一节施工方法 (11)第二节凿岩方式 (11)第三节爆破作业 (12)第四节装载与运输 (13)第五节管线及轨道敷设 (13)第六节设备及工具配备 (14)第五章生产系统 (14)第一节通风 (14)第二节压风 (16)第三节瓦斯防治 (17)第四节综合防尘 (17)第五节防灭火 (18)第六节安全监控 (18)第七节供电 (19)第八节排水 (19)第九节运输 (19)第十节照明、通讯 (20)第六章劳动组织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20)第一节劳动组织 (20)第二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1)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22)第一节一通三防 (22)第二节顶板 (24)第三节爆破 (25)第四节机电 (30)第五节运输 (34)第六节防治水 (35)第七节质量标准化 (37)第八章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 (39)避灾线路图: (41)第九章组织保障措施 (41)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该《作业规程》掘进的巷道名称为+715m水平东翼半岩回风巷,该掘进工作面位于+715m煤层中,开口处位于+715m回风石门见煤点,在东翼井田边界中止。二、掘进目的及用途该巷道为矿井准备巷道,担负矿井的运输、行人、通风、供电等任务。三、巷道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1、设计长度:设计长度1182m,2、服务年限:3.79年四、预计开竣工时间预计工期12个月,开工时间:原2013年6月上旬,竣工时间:2014年6月初。第二节编制依据一、根据龙池煤矿《初步设计》以及《安全专篇》而定;二、掘进操作规程及岗位责任制;三、2011年版《煤矿安全规程》、《矿井设计规范》、《矿山安全法》、《探放水规定》和重庆拓采工贸有限公司龙池煤矿各工种操作规程以及有关规章制度等。四、龙池煤矿关于《加强机电运输管理办法》、《技术管理工作规定》、《加强顶板管理若干规定》、《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指南》《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等。第二章地面相对位臵及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地面相对位臵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见表2-1表2-1 井上下对照关系情况表第二节地质构造及煤(岩)层赋存特征一、地质构造:1、地质概况:本区域为向斜构造,轴线呈北东~南西(40°~50°)走向,北东翼岩层倾角为20°~30°,轴部为近水平煤层(5~8°),北西翼煤岩层倾角20~55°。本区域为单一煤层。2、本区域处于清水溪向斜南东翼,即二迭系下统茅口组(P2W2),含煤地层上部位于二迭系上统吴家坪组(P2W2)第二段内,其底板岩石坚固性f=8~10级,其岩性特征为深灰色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具缝合线构造,整个作业区域内,含大量燧石团块结核,夹深灰色薄层硅质灰岩。3、地质构造:该作业面北西翼为清水溪向斜轴部,由于沉积和构造的作用, 清水溪向斜呈北东—南西向。从总体来看,该掘进工作面的地质构造相对较为简单,但局部地段由于构造作用使煤层和煤层顶、底板发生一定的变化,给掘进工作造成一定影响。二、赋存特征:一、煤(岩)层产状、厚度、结构、坚固性系数、层间距?、煤层:本矿区域内仅含可采煤层一层(K1),煤层厚薄不稳定,结构简单,偶含夹矸,区间内煤层变化较大,煤层厚度0.5~2.86m,平均厚度1m,在采掘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分叉和尖灭现象。?、顶板:k1煤层顶板有伪顶、直接顶和老顶,伪顶岩性为炭质泥岩,随采随落;直接顶为砂质泥岩,煤层采空后大约3~5天后开始冒落;老顶为泥灰岩,致密坚硬,稳定性好,当顶板大面积来压时才缓慢下沉。属容易管理顶板。?、底板:直接底板为含水云母高岭石泥岩或含黄铁矿铝土质泥岩,一般较稳定,局部有轻微底鼓;间接底板为茅口灰岩,属易管理底板。区域内出露最新地层为三叠系大冶组(T1d),分布于清水溪向斜轴部,两翼地层分别为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2c),吴家坪组(P2w),下统茅口组(P1m),栖霞组(P1q),梁山组(P1l),泥盆系上统水车坪组(D3s)和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