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平集中回风巷(下段)架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20
一水平集中回风巷(下段)架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编制原因及目的
一水平集中回风巷(下段)工作面施工采用锚网索棚进行支护,因该段巷道围岩压力大,局部地方围岩破碎严重,施工过程中及时对井下围岩变形进行观测,若已施工巷道围岩变形严重,采取架设29U型钢架棚进行加强支护,为确保29型钢架棚架设安全、顺利,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二、主要危险因素辨识
1、风动工具使用铁丝或单插销连接时容易出现脱节伤人;
2、施工作业过程中,没有安排专人对施工处巷道顶、帮情况进行监护,可能造成顶、帮掉落矸石伤及人员。
3、架棚登高作业未系安全带存在安全风险。
4、架棚期间人员抬29U型钢棚、腿,没有协调一致,有钢棚、腿、砸伤人的危险。
三、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工作:
1、接好风水管路;2、工器具齐全;3、备齐支护材料;4、备齐29U型钢棚
四、支护参数
(一)断面
架棚后巷道宽4200mm,高3700mm,墙高1600mm;架棚喷浆后巷道宽4000mm,高3600mm,墙高1600mm。
附图:巷道支护断面图
(二)29U型钢棚支护
1、确保巷道尺寸的前提下,架设U29型钢棚,棚距800mm。支架中间拉杆连接,拉杆采用20#圆钢制作,每两架中间用5根拉杆连接,前后相邻两幅棚卡螺栓之间增设槽钢加强连接。
附图:29U型钢架棚加工图
2、支架拱顶、帮使用水泥背板搭接铺实、背牢,最后进行喷浆,按巷道设计规格成巷。
3、锁棚钢带防护
①沿两帮巷道底板0.5m走向各布置钢带一组,固定方式采用预应力锚索,锚索选用φ17.8*4300mm,全长锚固方式,锚索间距800~1000mm按钢带眼孔布置,托盘选用锚杆托盘规格,以增大锁具与钢带受力面积,提高棚腿稳定性。
②每三架U型棚连接一组,组与组之间前后搭接,连接成整体。
(三)喷浆
喷射砼强度等级C25,U型棚架设完毕后,沿U型棚内轮廓线再满铺设一层钢筋网,采用水泥背板背实、背牢,最后进行喷砼按巷道设计规格成巷,复喷厚度300mm,喷浆总厚度350mm(含原喷巷道喷浆)。
水泥采用P.O 42.5水泥,碎石采用规格:5-10mm,砂采用中粗河沙。喷射混凝土配合比如下:重量比:水泥:砂:碎石:水:速凝剂(1:2.34:2.27:0.47:0.05)。
五、施工方法
1、首先检查施工地点顶板情况,确保施工地点安全可靠及架棚段巷道尺寸满足设计要求后,搭设脚手架工作平台,脚手架工作面平台参数如下:
①.工作平台使用直径1.5寸、长2.5m、1.5m、2.5m的钢管搭设,脚手架宽度3m,高度2.5m。脚手架上铺设木板,木板两端必须用8#铁丝绑牢并探出脚手架100mm。
②.工作平台中间立杆应搭设1个剪刀撑。每隔两步,横向间隔4根立杆必须设一道拉杆,底板与立杆之间每两个方向应搭设2根斜拉杆支撑。
③.封顶架子立杆,封顶处应设双扣件,不得露出杆头。顶部工作平台四周应设两道护身栏杆,爬梯顶部与横纵向架管棚捆绑牢固,爬梯步距不得大于300mm。
④.搭设好平台后,为防止平台下滑伤人,必须用木楔子以及防倒绳对工作平台进行再次稳固。
附图:工作平台搭设图
2、开挖柱窝,用尺子量出柱窝位置,将浮煤清理干净,按高度铺设钢板柱脚。
3、U 型钢架设方法:将U型钢腿竖入挖好的柱窝,派专人扶牢,配齐人员站到搭好的工作平台上相互呼应上梁,先用卡缆联结梁和柱腿,后上两梁之间的卡缆,两梁之间先上一个卡缆,按中线摆正支架位置同时按规定找好迎山角,确保无误后,插好拉杆,合格后上齐上紧卡缆。
4、检查支架的扭斜度(是否迈步),超过质量标准规定的充许误差范围时要调整,根据巷道中线和两个立柱之间连线是否垂直,确定支架是否扭斜。?
5、棚子与棚子之间用金属拉杆连接加强支架沿巷道轴线方向的稳定性。
6、确定U型棚架设无误后,然后使用水泥背板搭接铺实,顶部打井字垛用背板与顶板接实、背牢,帮部采用花背背实。
7、清理工作面进入下一循环。
架棚支护质量标准:
1、支架迎山角4°~5°(1m铅垂线至棚脚的距离为32~34cm)。
2、巷道净宽:中线至任何一帮的距离允许偏差0-+100mm。
3、定位筋及脚板位置、数量:符合设计规定。
4、背板安设位置数量:符合设计规定,合格率90%以上。
5、U型卡安设位置:在两头接茬位置50mm及搭接中间位置。
6、柱窝深度:在实底上,深度符合设计要求,遇软底时应穿鞋。
7、棚梁水平:≤50mm,棚梁扭距:≤50mm。
8、支架间距:±50mm。
9、棚梁接口离合错位:<10mm。
10、喷完浆后,架棚段范围内的材料做到工完料净。
七、安全技术措施
(一)一般安全管理措施
1、职工必须进行安全培训,未经安全培训的不得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培训合格后,取得操作资格证书,方可持证上岗。
2、施工前由施工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