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回风巷外段消突报告.doc

发布:2015-08-06约5.69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贵州图南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王家寨煤矿 1107运输巷消突评价报告 (第3循环78m-118m段) 王家寨煤矿 2014年11月23日 矿会审意见 参加部门 签 字 日 期 参加部门 签 字 日 期 施工单位 安检科 通防科 机电矿长 调度室 安全矿长 机运科 生产矿长 技术科 采掘副总 会审意见: 总工程师意见: 签字: 矿长意见: 签字: 目 录 前 言 4 一、评价依据 4 二、成立评价和评审小组 4 第一章 基本慨况 5 第一节 掘进工作面基本情况 5 一、掘进工作面概况 5 二、煤层及瓦斯情况 5 三、通风系统 6 第二章 区域四位一体防突措施 6 一、区域危险性预测 6 二、区域综合瓦斯治理 7 三、区域效果检验 7 四、区域验证 9 第三章 消突评价结论 9 第四章 防突日常管理规定 10 前 言 一、评价依据 1、《煤矿安全规程》(2011版); 2、《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63号); 3、《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4、《煤矿瓦斯预测方法》(AQ1018-2006)。 二、成立评价和评审小组 王家寨煤矿分别成立评价组和评审组对1107运输巷进行评价。 1)评价组成员: 组 长:余廷勇   成 员:李石富   李绍州   秦成 刘海洋 吴锡斌   郝天罡 谭长贵 2)评审组 组长:李登林    成员:张文清  邓传义  封定华 张永利  宋官祥  评价组:李绍州、郝天罡负责收集整理工作面瓦斯地质资料,落实工作面的布置;李石富负责完善通风系统及防突设施,区域防突措施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的实施;秦成负责措施贯彻;谭长贵负责执行好安全防护措施,监督各项措施的实施;刘海洋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及报告的编制;余廷勇负责组织报告的评价。 评审组:负责审查报告,提出并落实报告中未完善的措施及资料,交组长审核后定稿。 第一章 基本慨况 第一节 掘进工作面基本情况 一、掘进工作面概况 1、巷道名称地点及方位;本巷道为1107运输巷。开口位置在二联巷与下部采区运输巷交叉点处开口,方位270°,坡度-8°。目前已掘进78m,本循环为第三循环(78-118m段)位于+1525m~+1517m标高。 2、掘进目的及用途:用于1107采面的运输、通风、行人之用。 3、巷道设计长度、坡度及服务年限:1107运输巷工程量设计长度为630m,巷道沿煤层顶板掘进,煤层倾角8°~11°,服务年限1.3年。 4、本巷道采用耳朵钻场实施超前预抽,预抽巷道前方60m区域瓦斯,每隔40m设计一组钻场,每个预抽循环保留20m超前距。(详情见《1107运输巷防突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二、煤层及瓦斯情况 煤层产于龙潭组第三段上部,呈层状产出,产状与岩层产状一致,煤岩呈玻璃或金刚光泽,条带状构造,常见黄铁矿结核及细脉,煤层均属丝炭亮煤及角质亮煤。煤岩结构紧密,质地较硬。中国矿业大学矿山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1年4月提交的《兴仁县潘家庄镇王家寨煤矿K1、K2、K3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结论,K1和K2煤层在+1521m标高以上均没有突出危险性,K3煤层在+1550m标高以上没有突出危险。根据贵州省泰安矿山工程技术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对《兴仁县潘家庄镇王家寨煤矿二采区k1煤层+1450m以上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评估报告》显示k1煤层在标高+1450m以上无突出危险性; 根据2014年王家寨煤矿瓦斯等级鉴定K1煤层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32m3/min 三、通风系统 该掘进工作面采用局扇压人式通风方式。局部通风机为FBDNo.6.0-2×30kw型2台,1台工作,1台备用,单台风量410m3/min~640m3/min。局扇安装在k1轨道山全风压风流中,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有独立的进、回风系统。? 新风路线:(1)副井→K1轨道下山→下部采区运输巷→1107运输巷。 回风路线:1107运输巷→1107运输巷回风联巷→下部采区回风巷→下部采区回风绕道→k1回风上山→1580石门→回风斜井→地面。 通风设施:在下部采区运输巷建设一组防突风门,利用1107运输巷回风联巷,形成独立的回风系统。 第二章 区域四位一体防突措施 一、区域危险性预测 根据中国矿业大学矿山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1年4月提交的《兴仁县潘家庄镇王家寨煤矿K1、K2、K3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结论,K1和K2煤层在+1521m标高以上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