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回风巷掘进消突评价报告.doc

发布:2015-08-09约3.43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晴隆县粗糠田煤矿 风井筒全煤掘进抽采达标及消突评估报告 评估范围:风井口向下约529~541m(标高+601m)处C1煤层段 贵州国源矿业集团公司 二0一四年十月九日 风井筒掘进巷抽采达标及消突评估报告审签意见表 序号 单位名称 职务 审签意见 签名 1 粗糠田煤矿 矿井主要负责人 2 粗糠田煤矿 矿井技术负责人 3 国源矿业集团公司 负责人 4 国源矿业集团公司 审核人 5 国源矿业集团公司 现场检测人员 数据真实有效 6 国源矿业集团公司 实验室测量人员 数据真实有效 回风斜井全煤掘进消突评价报告 编制依据: 1、《回风斜井作业规程》 2、《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3、《回风斜井防突专项设计》 4、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 5、煤矿瓦斯抽放规范 成立评价组 组 长:彭显中(矿长) 副组长:陈麒麟(总工程师) 成 员:赵庆祝(生产副矿长)、舒远富(安全副矿长)、鹿锋(机电副矿长)、刘良钢(地测副总)王 强(通防副总) 一、工作面基本情况 、巷道布置及其周边情况 巷道布置及地质情况 巷道名称:回风斜井 掘进的目的及用途:矿井开拓系统,满足整个矿井回风。 11733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布置在+1934水平,开口位置在运输下山距离皮带机头153米处,开口点的坐标为:X:2995535.964, Y824,以200°方位角施工。该巷道东边是开采完的11731采面(采空区),中间留有20米保安煤柱;南边、西边、北边、以及上部、下部均为实炭(岩)区,是在安全范围内掘进,巷道水平标高约为+1934m~+1930m,地表标高约为+2050m~+2175m。煤层走向N10~20°E;倾向N~N100~110°W,倾角5~9°,平均倾角7°为一简单的单斜构造,煤层赋存稳定正常。 巷道设计长度和服务年限 巷道设计长度:553米 服务年限:15个月 本掘进工作面自2014年1月份开工,预计2014年7月竣工。 (二)煤、岩层赋存特征 1、煤(岩)层产状、厚度、结构、坚固性系数、层间距 1733回风巷沿M73煤层顶底板掘进,该煤层位于龙潭组下端,下距茅口组灰岩10~15m,煤层厚度1.4~2.2m,直接底为粘土岩,深灰色,硬度系数f=3~4,吸水后易膨胀。 2、煤层瓦斯涌出量、瓦斯等级、发火期、煤层爆炸指数 根据2012年瓦斯等级鉴定结果,本矿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1.67m3 /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4.51m3 /t;矿井瓦斯等级为高瓦斯矿井,煤层自燃倾向性为三级,不易自燃,煤层为爆炸危险性。 煤层赋存特征表 顶底板名称 厚度(m) 岩性特征 直接顶 1.61 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其抗压强度及及抗剪强度均较低,易破碎,稳定性较差 M73 1.4-2.2 灰色,黑色,条带状结构,硬度系数f=4,脆度小,次生裂隙较发育。 直接底 0.83 粘土页岩,强度低,吸水后易膨胀 地质构造情况 煤层走向N10~20°E;倾向N~N100~110°W,倾角5~9°,为一简单的单斜构造,煤层赋存稳定正常。 根据实际揭露地质资料分析,该段M73煤层赋存较稳定,预计掘进过程中不会遇到大的断层。 二、前探钻孔施钻情况 11733回风巷为煤巷掘进,掘进范围内均为实炭(岩)区,通防队在巷道两侧交替布置钻孔,左右侧钻场错距为2m,钻孔深度水平投影距为80m,每个钻场共布置3个钻孔,全煤施工,无异常情况。 钻场及钻孔布置示意图 三、区域防突措施执行情况 (一)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1、新发煤矿属高瓦斯矿井,从建井到开始投产以来,未发生煤与瓦斯动力现象。 2、煤层瓦斯基本参数测定资料 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2008年12月提供的《大方县新发煤矿M73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参数测定及突出危险性评价报告》、贵州省煤炭管理局以黔煤生产字【2009】242号文,对毕节地区煤炭局《关于请求审批大方县新发煤矿M73煤层煤与瓦斯突危险性鉴定报告的报告》的批复,新发煤矿井田范围内M73煤层在+1902m标高以上区域,评价为不具有突出危险性。一采区M73煤层按高瓦斯、无突出危险设计。 3、临近巷道掘进期间资料 11733掘进工作面东边为11731采面采空区,以上工作面作业过程时,煤层稳定,未出现地质构造带,未出现煤与瓦斯突出动力现象及防突检测指标超限情况。 (二)区域防突措施 超前抽(排)放钻孔措施作为该区掘进工作面主要的局部防突技术措施。 (三)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1、检验方法:采用直接测定消突区域的煤层残余瓦斯含量; 2、测试点布置:从11733回风巷迎头施工孔深10米钻孔进行煤取芯,测定瓦斯含量。 3、临界值:当煤层残存瓦斯含量小于8m3/T,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