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夹具项目一 2工件的定位方法及其定位元件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机床夹具与设计 2014-2015(1) 32学时,理论 主讲:赵竹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工程系 机床夹具与设计 项目一 定位装置及夹紧装置设计 任务2 工件的定位方法及其定位元件 任务1 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任务二 工件的定位方法及其定位元件 工件在夹具中要想获得正确定位,首先应正确选择定位基准,其次是选择合适的定位元件。 工件定位时,工件定位基面和夹具的定位元件接触形成定位副,以实现工件的六点定位。 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一般不允许将工件直接放在夹具体上,而应放在定位元件上,因而对定位元件提出下列要求: ①高的精度。 定位元件的精度直接影响工件定位误差的大小。一般来说,定位元件的制造公差应比工件上相应尺寸的公差小,否则会降低定位精度,但也要注意不能定的太严格,否则会给加工带来困难。 ②高的耐磨性。 工件的装卸会磨损定位元件表面,导致定位精度下降。为了延长定位元件的更换周期,提高夹具的使用寿命,定位元件应有高的耐磨性。 ③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定位元件不仅限制工件的自由度,还要支承工件、承受夹紧力和切削力,因此,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免使用中变形或损坏。 ④ 良好的工艺性。 定位元件的结构应力求简单,便于加工、装配和更换。定位元件在夹具中的布置要合理、 适当,以保证工件的定位可靠、稳定。 ⑤ 定位元件应便于清除切屑。 定位元件的结构和工作表面形状应有利于清除切屑,以防切屑嵌入夹具内影响加工和定位精度。 1)固定支承 1)固定支承 在同一夹具上加工形状相同但尺寸不同的工件时,可用可调支承,如图 所示,在轴上钻径向孔,对于孔至端面的距离不等的工件,只要调整支承钉的伸出长度,便可进行加工。 3)自位支承 在工件定位过程中,能自动调整位置的支承称为自位支承,或称浮动支承。 毛坯面、阶梯平面和环形平面作基准平面定位时选用。 适用于工件以毛坯定位或刚性不足的场合。 4)辅助支承 辅助支承是当工件定位基准面需提高定位刚度、稳定性和可靠性时选用,起辅助作用,决不允许破坏主要支承的主要定位作用。 各种辅助支承在每次卸下工件后,必须松开,装上工件后再调整和锁紧。 如图 所示,工件以内孔及端面定位钻右端小孔。若右端不设支承,工件装夹后,右臂为一悬臂,刚性差。若在 A 点设置固定支承则属过定位,有可能破坏左端定位。在这种情况下,宜在右端设置辅助支承。工件定位时,辅助支承是浮动的(或可调的),待工件夹紧后再把辅助支承固定下来,以承受切削力。 ①螺旋式辅助支承 如图 a 所示螺旋式辅助支承的结构与可调式支承相近,但操作过程不同,前者不起定位作用,而后者起定位作用。 ②自位式辅助支承 如图b所示,弹簧 2 推动滑柱 1 与工件接触,用顶柱 3 锁紧,弹簧力应能推动滑柱,但不可推动工件。 ③推引式辅助支承 如图 c 所示,工件定位后,推动手轮 4 使滑键 5 与工件接触,然后转动手轮使斜楔 6 开槽部分涨开锁紧。 ?? (1)工件以平面定位 面积较小的基准平面选用支承钉 面积较大、平面度精度较高的基准平面定位选用支承板 毛坯面、阶梯平面和环形平面作基准平面定位时,选用自位支承 毛坯面作基准平面,调节时可按定位面质量和面积大小分别选用可调支承 当工件定位基准面需提高定位刚度、稳定性和可靠性时,可选用辅助支承 (2)用于外圆柱面定位的定位元件 包括V形架,定位套和半圆套等。 工件类型有轴、套、盘、连杆。常用定位元件有V形块、定位套、半圆套等。 ①V形块 分固定和活动式两种 不论定位基准是否经过加工、是完整的圆柱面还是圆弧面,都可以采用V形块定位。 其优点是对中性好,即能使工件的定位基准轴线的对中在 V 形块两斜面的对称面上,而不受定位基面直径误差的影响,并且安装方便。 ② 定位套 定位套结构简单、容易制造,但定心精度不高,故只适用于精定位基面。 ③半圆套 下面的半圆套是定位元件,上面的半圆套起夹紧作用。其最小直径应取工件定位外圆的最大直径。 这种定位方式主要用于大型轴类零件及不便于轴向装夹的零件。其定位的优点是夹紧力均匀,装卸工件方便。 (3)用于孔定位的定位元件 包括定位销(圆柱定位销和圆锥定位销),圆柱心轴和小锥度心轴。 定位销 1)圆柱销 2) 圆锥销 1) 圆柱心轴 2)小锥度心轴 用于短小工件高精度定心的精车或磨削工序中 1)、钉支承 每个支承钉限制一个自由度。其中: (1)支承钉1、2、3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