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饮食营养学(下篇)(1).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常 用 饮 食主讲:魏小萌 常用饮食分类 解表类食物 1.常用食物: (1) 辛温解表类食物:苏叶、生姜、葱白、芫荽。 (2) 辛凉解表类食物:桑叶、菊花、薄荷、豆豉。 2. 附方: 如五汁饮、姜糖苏叶饮、桑菊薄竹饮、薄荷糖。 紫苏叶 【异名】又名苏叶。 【性味归经】辛,温。入肺、脾经。 【功效】发表散寒,理气和中,行气安胎,解鱼蟹毒。 【应用】1.风寒感冒:紫苏叶10g,生姜10g,红糖20g,沸水冲泡饮。 2.咳逆短气:紫苏叶30g,人参10g,共研末,煮汤饮。 3.妊娠恶阻,胎动不安:单用或配伍应用。 4.食鱼蟹中毒,腹痛吐泻:可单用煮汤,或配伍生姜、白芷同用。 生 姜 【异名】嫩者名紫姜、子姜;宿根名母姜;干燥根茎名干姜。 【性味归经】辛,温。入脾、胃、肺经。 【功效】发表散寒,健脾止呕,解毒 【应用】 1. 风寒感冒:生姜6g,紫苏叶30g,水煎顿服。(《本草汇言》) 2. 呕吐不止:生姜汁—汤匙,和醋少许,空腹服之。(《食医心境》) 姜糖苏叶饮《本草汇言》 【配方】 生姜6g,紫苏叶3g,红糖适量,沸水适量。 【制法】 生姜切丝,苏叶捻碎和红糖放入瓷杯中,以沸水冲泡,温浸片刻。 【效用】 趁热频频饮用,适合用治风寒感冒,胃寒型呕逆,泄泻,腹胀疼痛,以及因吃鱼虾所致的轻微食物中毒症状。 葱 白 【异名】葱茎白、葱白头。 【性味归经】辛,温。入肺、胃经。 【功效】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现代研究】 葱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A、B和C以及矿物盐、钙、镁、铁。此外还有挥发油,油中成分为蒜辣素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另外从葱中提炼出一种葱素,用于心血管硬化治疗经常吃葱的人,虽脂多体肥,但胆固醇不高,并且体质强健 芫荽 【异名】胡荽、香菜。 【性味归经】辛,温。入肺脾经。 【功效】发汗透疹,消食利尿。 【应用】 1.小儿痘疹令速出:芫荽150g,水煎服。(《圣惠方》) 2.芫荽为日常生活常用的调味品,芳香开胃,小儿出麻疹未透,可以芫荽煎汤外洗促进外周血液循环。 桑 叶 【异名】又名铁扇子、冬桑叶、霜桑叶。 【性味归经】甘、苦,寒。入肺、肝经。 【功效】疏风清热,清肝明目。 【应用】 1. 风热感冒:本品轻清凉散以疏风热,可单用煮水代茶饮,或配伍菊花等同用。 2. 风热眩晕、目赤肿痛、多泪:可配伍菊花、枸杞子、黑芝麻等同用。 3. 肝阴不足,眼目昏花:桑麻膏,取桑叶研末、黑芝麻研末,加入适量白蜜熬膏. 桑菊薄竹饮《广东原茶方》 【配方】 桑叶10g,菊花10g,苦竹叶30g,白茅根30g,薄荷6g 【制法】 上项原料洗净,放入茶壶内,用沸水冲泡温浸30分钟。 【效用】 代茶频饮,可治疗外感或内热所致的目赤,头痛,发热,喉痛等症。 菊 花 【异名】又名金精、甘菊、甜菊花。 【性味归经】辛、甘、苦,寒。归肺肝经。 【功效】疏风清热,平肝熄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应用】 风热感冒及温病初起,发热头痛:可配伍桑叶同用;或用菊花粥,以粳米煮粥近熟,再入菊花略煮,调以白糖进食 薄 荷 【异名】又名番荷菜、升阳菜。 【性味归经】辛,凉。归肺、肝经。 【功效】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止痛,宣散透疹。 【应用】1.薄荷研细末,加入蜂蜜或白砂糖,制丸食,善清风热,名为薄荷糖。(《简便单方》) 2.风热咽喉肿痛。可配伍桔梗等同用。或用薄荷甘草汤,薄荷、甘草适量,煮汤代茶饮,为口齿咽喉圣药。(《调疾饮食辨》) 3.麻疹初期,疹透不畅以及风疹瘙痒。可配伍荆芥等同用。 薄荷糖《简便单方》 【配方】薄荷30g,白砂糖500g,水适量。 【制法】白砂糖放在铝锅中,加水少许,以小火煎熬至较稠厚时,加入薄荷细粉,调匀,再继续煎熬至用铲挑起即成丝状,而不粘手时,停火。将糖倒在表面涂过食用油的大搪瓷盘中,待稍冷,将糖分割成条,再分割约100块即可。 【效用】经常含化食用,有疏解风热、清咽利喉的功效。可治疗感冒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等症。 豆 豉 【异名】又名香豉、豆豉,做调味品供食。 【性味归经】苦,寒。归肺、胃经。 【功效】解表、除烦、宣郁、调中 【应用】 1.用于感冒风寒或风热,多配伍应用。 2.用于胃脘胀闷、食欲不振以
显示全部